17 搜山千骑入深幽(八)(9/12)
也并非因其在国中的德名,主要是因为黄宗的籍贯。
黄宗是汝南人,与他同州。
赵国的吏员们来自帝国各州,豫州人只有两个,即荀贞和黄宗。颍川、汝南同州,而且接壤,荀贞又在汝南击过黄巾,对黄宗有天然上的地域亲切感,黄宗对他亦有此感。
黄宗笑道:“适才中尉述说贼事,条理分明,清晰明了。贼虽处远山之中,而中尉讲之,却如反掌观纹。中尉将才武略,才具秀拔,平舆许子将赞誉中尉是‘荒年之谷’,确然如是。”
黄宗是汝南人,许劭也是汝南人。许劭的月旦评天下知名,往昔之时,他对某人的一句褒誉或者一句贬损,往往旬月间就能传遍海内,现在虽因战乱方息,世道尚未安宁,道上多有盗贼之故,消息不如以前传得快,可汝南本地人却也早就知道了他对荀贞的美评。黄宗前不久接到了战后的第一封家信,在信中读到了这件事。
段聪却是初次听说此事,他低声重复了两遍“荒年之谷”这四个字,拍案赞道:“许子将真识人者也!可不就是么?中尉来赵国前吏民不安,中尉来后,一战击斩左须,我刚才在宫门口等中尉的时候,遥见街上的百姓奔走相告,俱皆欢颜,中尉可不就是如荒年之谷一样么?”
许劭名闻海内,月旦评闻名遐迩,袁绍惧得恶评而不敢“舆服”入汝南境,单车归家,曹cāo早年为求一评“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可见其影响力。刘豫、刘衡等本就也在惊诧荀贞对山谷中诸贼的了解,此时闻得许劭对荀贞的这句美评,对荀贞更是高看,连连称赞。即使如“持正自重”,不苟言笑的何法亦不再只板着个脸,破例称赞了荀贞几句。
刘豫开心地说道:“山虽藏贼,国有中尉,孤可安枕而眠。”
荀贞知天下将乱,是有意要在赵国中尉的任上干点事情的,他只有管军之权,没有管民、财、粮之权,要想干点事情,就必须得到国中诸吏的支持,至少不能被他们反对,这会儿见诸人对他都是欢颜相向,甚是满意,心道:“那何法本来正襟危坐,不出一言,此时却也开口赞我。许子将的一句赞语竟似强过我麾下两千步骑!”满意是内心的事儿,表面上秉持一贯的自谦,他谦虚地对刘豫说道,“贞幸得备位,知能浅薄,唯知尽忠王事,死而后已。”
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