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搜山千骑入深幽(七)(2/5)
,追赶许仲等人,去找李骧。
看他离去,荀攸对荀贞说道:“要非江禽说及,我竟不知还有此事!”回忆昨日之战,说道,“好险,好险,要非李骧劝阻,昨天或仍可获胜,可是肯定不会获胜得如此轻易了!先前我等从皇甫将军击东郡贼,卜己用李骧之计分兵两路,其计虽粗疏不精,然亦小有可取之处,不意昨天伏击左须,此人立下大功。”
荀贞颔首称是。两人站在车前,等不多时,江禽带了李骧回来。
李骧伏身拜倒荀贞脚前,呼道:“小人李骧拜见中尉。”
荀贞亲将之扶起,退了半步,上下打量他,笑道:“雄壮威武,虎体熊腰。”
李骧身长八尺,虎背狼腰,确是一个猛士。
荀贞笑问道:“我闻伯禽言,说他昨天险铸大错,亏得你劝阻了他。可有此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或有一得。江君偶有一失,小人偶有一得,纵有可取,不过是管见所及。”
李骧学过兵法,略有计谋,知荀贞出身荀氏,家世传习儒学,为得荀贞好感,收拾起了猛鸷轻脱的一面,改以文辞相对。见他人长得高大威猛,说起话来却文绉绉的,荀贞愈发称奇。李骧投降后,荀贞虽也和他交谈过,但次数不多,对他的过往经历不太了解,便问道:“卿学过兵法?”
李骧听荀贞呼自己为“卿”,心中大喜。“卿”是对亲近人的称呼,荀贞这么称呼他,显是他已入了荀贞心中。
他性本通脱,方才的文雅之辞是勉强为之的,此时大喜之下,险露欢笑,强自按捺住,答道:“骧年少时学过三年《易》,学过三年兵法。”
“噢?你还学过《易》?”
颍川荀氏是当世儒家,世传儒家诸经,善治《春秋》,尤善治《易》。荀爽就是当代一个治《易》的名家,论者谓其解《易》,“有愈俗儒”,为马融、郑玄、宋忠所不及。《易》难学,天分不足之人便是再下功夫也难有成,荀贞从荀衢学《易》时下了很大的功夫却依然不得门径,直到现在也只能算是粗通而已。
荀贞长在名儒之家,《易》是家学,他尚且学不精《易》,何况李骧?
李骧说道:“骧愚笨,性轻佻,学《易》三年,无所成。习兵法,又三年,自以为小有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