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邯郸陌上九月秋(四)(3/7)
,即普查人口。汉制,八月算民。每年八月都要普查一下人口。荀贞当年在繁阳亭和西乡时都做过这项工作。现下冀州初定,又适逢八月,更是要普查人口了。
“不到五百?余下的呢?都亡在乱中了?”
尽管有心理准备,荀贞还是大吃一惊。千余民口只存不到五百,两不存一。“十室五空”只是个形容词,如果现实真的是这样,只怕谁也接受不来。
“倒也不是,有的离乡背井投奔别地的亲眷了,有的被县君召去县里,当了郡兵,有的则是活不下去,卖身给了郡中县里的大户。”兵灾一起,最苦的是贫苦百姓,本就食不果腹,再被黄巾、盗贼,乃至官兵一再掠夺,除了饿死、从贼或从兵,就只有卖身求活一途了。
别说寻常的百姓,便是这个叫文非的亭长和那个亭父,名义上算是朝廷的吏员,由县中给发食禄,可眼下却也是俱皆衣衫褴褛,黄瘦羸弱,面带饥sè。听文非说话,有时都听不大清楚,明显是饿得了,中气不足。荀贞摇了摇头,负手仰望暮空,心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张角起事的初衷是想建立一个太平世界,结果却事与愿违,半年兵灾,百姓越发难活了。”
顶着典韦的目光,文非畏缩地待在荀贞身前,尽管害怕,却始终不提告辞。荀贞心知他的目的,暗叹了口气,叫来宣康,吩咐说道:“取些钱给文君,当是我等今夜住宿之资。”
宣康转身待去取钱,却听到文非说道:“贵人临鄙亭,小人岂敢收钱?”眼神游移,往荀贞等的坐骑边儿上看。
荀贞笑道:“文君有什么话想说?请尽管讲来。”
“钱,小人是万万不敢收的,贵人若真怜悯小人等,只求赐些米粮。”
“米粮?这秋收不是刚过么?怎么……?”
关闭
八月底,秋收刚过,按理不是缺粮的时候,荀贞起初见文非与那亭父面有饥sè,只以为是县中发给的粮少,现下闻文非此言,宁要米粮不要钱,却似竟是已揭不开锅了!
文非愁眉苦脸地说道:“秋收是刚过,可压根就没有收多少粮食上来。黄巾是从二月起开始生乱的,一乱就乱到了现在,耽误了种,县乡又连遭黄巾、盗贼之袭,县中、民家往年存留下来的那点粮食也几乎全被抢掠走了,好容易皇甫将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