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孙曹通脱荀慎行(7/9)
有政绩,为民称颂。较之与君,贞与忠只是庸庸常人,如何能算人杰呢?”
说起仕途,曹操早些年真是一帆风顺,在洛阳北部尉的任上虽打死了小黄门蹇硕的叔父,但同样因为靠山太硬,蹇硕拿他也没办法,最后在他父亲曹嵩的运作下,调出京师,改任顿丘令算是了事。顿丘是个大县,顿丘令乃是六百石吏,虽惹了祸事,品秩却从四百石升到了六百石。
曹操笑道:“君家天下名门,州郡右姓,郎陵公颍川长者,八龙世之俊才,我慕之久矣,常恨生得晚,不能拜於郎陵公门下,又常恨无缘拜谒八龙。不过说起来,我与君之族弟荀彧却是有些缘分。”
荀贞愕然,心道:“与荀彧有些缘分?”在原本的历史中,荀彧乃是曹操的谋主,他俩肯定是有“缘分”的,但在这一世中,到目前为止,荀彧与曹操两人还从未见过,“缘分”二字从何而来?
他问道:“都尉何意?”
“君可知南阳何伯求么?”
何伯求就是何顒,南阳的大名士,多年前来过颍阴,拜访过荀家。荀贞当然知道,点头说道:“何伯求南阳名士,当世豪侠,我少年时曾经见过他一次。”
“何伯求与袁本初、我都是好友。我听他说,他早年见过时尚年少的荀彧,一见之下,大为惊异,赞荀彧有‘王佐之才’。此事可有?”
“有。”
“君可知,何伯求亦曾评价过我啊。”
荀贞还真不知此事,微笑说道:“君怀忠履义,奉公疾奸,何公对君之评,必是美誉。”
曹操掀须大笑,不过却没有接荀贞的话,没有说何顒是怎么评价他的,而是笑道:“何伯求既赞过荀彧,又评过我,故此,我说我与荀彧有些缘分。”不是曹操不肯对荀贞说何顒的评价,而是何顒对他的评价不宜对外人言之。何顒说的是:“汉家将亡,安天下必此人也!”这样的话不适合说给一个刚认识的人听。交浅言深,君子之忌。
荀贞心道:“原来还有这样一段故事。”不觉又想道,“黄巾乱后,荀彧舍袁绍而从曹操,固有袁绍非人主之因,但今听曹操一说,这其中是不是也有他和曹操先后都得过何顒美誉的缘故呢?”何顒在荀彧年少时就赞他有王佐之器,一来,这件事肯定对荀彧影响很深,二来,也可见此人有识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