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计吏郭图(下)(9/11)
口出恶声,索性学阴修,默然不语,不和他争辩。
……
阴修、荀贞默然。钟繇为避免阴修的怀疑,也只能不说话了。郭图没有了对手,也就静了下来。堂上陷入了沉默。夜风悄寂,堂外夜色沉冥。
荀彧说话了。他说道:“功曹椽、北部督邮与彧所以固请明府诛奸恶,实非为邀名,而是为明府计。”
阴修说道:“我知道。”
“适才,公则举成瑨获罪之例,来反对功曹椽之意见。彧也想说一个国朝故事。”
“谁人之事?”
“薛宣治陈留之事。”
阴修对本朝故事也是极其熟悉的,自然知道薛宣治陈留时做了什么事儿,闻弦歌而雅意,登时明白了荀彧之意,不过,却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说道:“愿闻其详。”
“前汉薛宣廉而有能,所贬退称进,黑白分明,由是知名,会陈留郡政教不行,帝乃徙其为陈留太守。郡内高陵令贪猾不逊,前太守数次欲治罪而不能。宣至任,乃暗索其罪,一如明府遣北部督邮微服行县,采风问谣,将其罪行一一访查清楚。”
阴修笑道:“微服行县是令兄的主意,我岂能夺人之功?”
荀彧说道:“有明君方有能臣。若无明君,何来能臣?若非明府拔擢,家兄尚在西乡,又何来北部督邮之任?”
阴修抚须而笑,颔首说道:“你接着说薛宣故事。”
荀彧应诺,继续说道:“之后,又一如明府令北部督邮将郡北九县吏民的不法事记录在册一样,宣手写牒书,封与不法县令,令人传话:‘这里边的内容都是吏民告诉我的,若按此论罪,当死。太守敬重足下,不忍相暴章,故密以手书相晓,希望足下能自图进退,若还印绶自辞去,则以后无忧,有机会还能为吏。若这里边的内容都是吏民诬陷足下的,请交还给太守,太守自会为足下讨取公道,惩治诬者’。
“高陵令自知牒书内罪行皆属实,又见薛宣辞语温润,无伤害意,即时解印绶付传话之吏,自辞离去,且终无怨言。”
这个薛宣的故事讲完,荀贞心道:“太守之所以犹豫为难,明显是和郭图一样,也是担忧会因诛恶而致祸。今若按此故事行事,如果能使县令长自辞离任,自然也就不会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