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延揽勇士(下)(3/4)
,不祈畜乎樊中”的意思是:沼泽上的野鸡十步才能吃到一口食物,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可他丝毫不会祈求被蓄养在樊笼中。庄子的本意是说“逍遥”,放到宣博这里却变成了夸赞荀贞脚踏实地、自力更生。这也是他第一次在门生弟子们面前正式地夸赞荀贞。
早前在讨论荀贞诛灭第三氏是对是错时,王承是最坚决反对的,此时听老师将他比作“燕雀”,满脸通红,梗着脖子,亢声说道:“燕雀固不知鸿鹄之志,鸿鹄又岂知燕雀之志?承虽燕雀,不慕鸿鹄。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他在宣博门下年纪最小,才干最高,本就性格耿直,又刚加冠不久,年少气盛。众人听了他的话,再看他挣红了满脸的模样,满堂失笑。
宣博也笑了起来,说道:“子云,我门下诸弟子中,你年纪最少,诸生却都认为你才华第一。你固然很有才华,但却少了几分历练。”
王承毕竟不敢和老师顶嘴,虽然不服,也不再说话了,闷闷地坐在边儿上,心道:“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做人当秉道而行,怎么能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我当然知道荀君先捏造罪名、诛灭第三氏,今又用经义断狱、宣示仁德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外乎是为了在乡中竖立威恩而已。他的目的我能理解,但他这样的做法我绝不赞同!先生一直教我等要做一个‘君子儒’,今儿个却怎么对荀君这样一个‘小人儒’如此称赞?”百思不得其解。
宣咸啧啧说道:“明德真是走运,刚辞了里监门,便被荀君看中,举为乡佐,可谓一跃成龙了。”开玩笑似的对宣康、李博、史诺说道,“上次拜见荀君,咱们可是和明德一块儿去的。如今荀君举荐了明德为本乡乡佐,你们说,要是有了机会,他会不会也举荐咱们?”
李博本也是不赞成荀贞乱法诛灭第三氏的,但为了出仕,之前还是奉老师之命,与时尚等去拜见了荀贞。再见过荀贞后,他一改对荀贞的恶劣印象,彻底拜倒在了荀贞“雍容优雅、博闻多识”的大家子弟的风度下。此时见时尚“一跃过龙门”,要说他没点想法是不可能的,不过到底他在宣博门下年纪最长,四十多岁了,不会像王承一样把心思都流露出来,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两汉没有科举,出仕全凭举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寒门子弟要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