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荀君为政(下)(3/8)
李博对荀贞本无好感。当日在宣博家,数他和另一个叫王承的对荀贞批评得最为激烈。不过,批评归批评,他到底年纪大了,和王承不同。王承年少气盛,尚未知人间疾苦,敢和荀贞“道不同不相为谋”,他四十多岁了,至今没有出仕的机会,眼看就要蹉跎一生,最终“形势比人强”,还是委屈了己意,奉宣博之命,和时尚等人齐来拜见荀贞了。
这些曲折,荀贞不知,李博自家清楚。他有些惭愧、有些不甘,心里矛盾挣扎,躬身行礼,说道:“博痴长几岁,虽然最早师从宣师,然若论学识,远不及元熙、明德诸弟。”
荀贞把他扶住,用力地握了握他的手,笑道:“太过谦虚,太过谦虚!”接着又对史诺说道,“君字不诺?可是出自《诗?鲁颂》么?‘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史诺三十出头,单就长相而言,是这几人中最丑的,黑面黄牙,发少而稀。当日在宣博家辩论荀贞诛灭第三氏是对是错时,他和时尚一样,是支持荀贞的。他一揖到底,说道:“荀君博学,在下的名字正是出自《鲁颂》。”
“往时我在繁阳亭时,亭中有好些姓史的。你们是亲戚么?”
“荀君说的可是安定里的里长史调,里长老史期一族么?”
“对。”
“细论起来,小民与他们算是远亲。”
“好,好!我当日在繁阳亭,和诸史皆交情莫逆。如此说来,咱们也算是早就相识了。”荀贞把视线投注到最后一人,即宣康的身上,问道,“君字叔业?”扭头笑与乐进、许仲说道,“可惜仲业不在!要不然,不认识的没准还会把他俩当作兄弟呢!”
从荀贞出来到现在,宣康一直在偷偷地打量他,嘀嘀咕咕地想道:“本以为他是一个强横霸道的人,不料待人接物却如春风化雨。”恭恭敬敬地行了一揖,“在下宣康见过荀君。”
官寺大门临大路,周围没有其它建筑物,风从远处田野吹来,站得久了,颇是寒冷。荀贞握住宣咸、李博的手,带他们往寺内走,边走边笑道:“我前几天回家,闲时游逛大市,碰见了一个从蜀中来的行商,得了数斤好荼。你们来的正是时候,走,走,去后院,请你们尝尝。”
宣咸、李博诸人都是读过不少书的,不比那些繁阳亭的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