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接刀(2/5)
”
老道士张了张嘴,苦涩的笑了笑,他拿起扫把继续扫雪,扫的心不在焉,口中仿若是自言自语一般的道:六爷走了。
——河北古道旁,林长生背剑而行,这条古道在古时候曾经热闹非凡,乃是进京的商队马帮所必经之路,世事变迁,如今的人再也不需要骑马赶路,新修的路见山开山遇水填水,这条古道便逐渐的荒废了,只不过这些年也有不少人拿着探宝仪在路边探宝,总能找到一些古时候商队散落的银钱物件,运气若是极好便也能发上一笔小财,但是大多都是在岁月蹉跎下腐蚀的不成样子,只能唬唬外行,其实不值仨瓜俩枣。
刘伟峰就是一个职业的探宝人,黄河边上,各处的古道他到处跑,除了自己探宝之外他也兼职收购,同行们找到了东西总是他第一个过眼,能收的便收了,在以往的时候刘伟峰也没少捡漏,遇到不少开门大宝的稀罕物件,只不过现在信息时代了价格都很透明,对于什么年代的东西值什么价钱同行们心如明镜,不过他们也多半会让点利给刘伟峰让刘伟峰多少赚点,必经谁都知道钱装进兜里才实在,人家要是不赚钱天南海北的跑着受这门子罪干什么?至于刘伟峰有什么门路可以多赚一点,那是人家的事,大家啊那都是各凭本事吃饭。
这一行讲究的就是一个经验,老手的经验大多也是学费交多了积攒过来的,刘伟峰入行的时候师傅交了他一些基本的鉴宝办法,之后他问师傅有什么捷径没有,师傅就让他每天在古董行里转悠,见的多了被骗的多了眼力劲儿自然是上来了,现在的刘伟峰自然是今非昔比,早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自从他遇到那个背着剑的中年男人开始,刘伟峰就被他背上的那把剑给吸引了,那剑鞘看起来古朴无华,但是却挡不住那剑鞘之内宝剑的锋芒之气,这所谓的锋芒之气在刘伟峰看来就是剑气杀气,现在的那些工艺大师就算是工艺再怎么精湛用的材料再好也无法打造出这样的剑气,不是技术落后材料不行,更不是铸剑的人不行,而是剑这种古武器在古代就是用来杀人的,只有杀了足够多的人饮了无数的血才能成就这样让人三尺之外生寒的剑气。
所以这把剑,绝对是古代的剑,这把剑的主人说不定还能从古史之中找出姓名,这样的剑在古玩市场上绝对是价值连城!要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