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要那点名望,干什么?(2/3)
动道:“如此找个机会,你我父子一同去瞧瞧,去看一看。十六何德何能,竟能号称第一贤王。为父看来,这第一贤王,非青雀不可。”
李泰瞬间纠结,大有给反将了一军的意思。
至于李泰的诛心之意,李世民压根不在意。
就如他听张亮告侯君集鼓动他谋反一样,都是小事。
不值一提。
真假?
李世民根本不在乎,真如何,假如何?
就算是真,能翻得起风浪?
对于自己统治的江山,李世民有着绝对的自信。
不过,他还是有一点点好奇的。
自己这个十六弟,究竟在卖什么药?
**********
大安宫。
“花轻蝶乱仙人杏,叶密莺啼帝女桑。”
“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
“好诗,好诗!不愧是才华横溢的状元郎。”
李元瑷抚掌大笑,手中拿着是刚刚从灞水山庄传来的新诗,写诗之人却是让人耳熟能详的名人上官仪。
除了自己弄出来造势的一诗一句,上官仪的这首《春日》可以位居头筹。
较之颇为古板的虞世南、王绩、杨师道、李百药,上官仪的诗,明显多了几分秀逸浑成的韵味。
李元瑷此刻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亦会品。
贞观时期的诗作,充满了南朝风采,真正改变的关键止于上官仪开始。
上官仪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上官体的出现改变了贞观时代的诗风,自其而后,唐诗成喷井之势勃发。初唐四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应势而起,成就了唐诗的辉煌。
上官仪的诗才,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顶尖的。
“差不多是时候了。”
李元瑷默念了一声,有东坡先生打底,还有虞世南、王绩、杨师道、李百药这类宫廷诗人辅助,现在加上官仪的锦上添花,灞水山庄的势头已经造足。
李元瑷叫上罗通一行千牛护卫,往曲江拜会郑七公子郑皓。
“商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