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医学篇·糟糕的人体结构设计(1/6)
现代办公,并不需要21世纪那么多用具,用不着办公卡间,这是理所当然的,在日常生活里视网膜投影,全息引导都普及了,在工作上更是如此,有需要大脑潜入直接“实际接触式编码”都没问题。
生活跟工作,工作与战争,只是信息处理量,和处理程度的不同罢了。
例如现在实验室A的办公区域这边,一共有92名新员工少女在,每个新员工少女或坐或站,或躺着睡觉或做着健身……
但共同点是每个人身边都环绕着一圈十个以上全息屏,大大小小,立体全息的、平面2D的,直面屏、曲面屏,图形显示数据、文本显示情报。
现代直接依托空气分子投影技术已经成熟,不会如古代那样带点透明如同虚影,会看透到对面。
现代全息投影,可以做到完全“仿真”,别说投影一个屏幕,模拟一块石头放地上,靠肉眼你都分辨不出它的真假。
宇宙真空不存在空气时,要么是在存在气体头盔里投影,要么就直接视网膜光电反应投影,或者干脆加深脑电波交互,进行大脑式潜入。
这些操作实际上都是直接大脑联网,靠大脑指令来控制、操作所接收到信息。
大多数屏幕都是向内显示,站在正后方是什么都看不到的,但也有几块屏是向外的,这是用来跟其她人协同工作时,直白显示进度,进行交互用的。
龙女观月所走过的弧形斜坡,别看直线距离不过3米,其实还带点螺旋角度的,这样扭一下,视觉上看起来就想是走螺旋楼梯上升着,而不是径直从地底走上天花板来……这是有心理学上的意义,不让人受视觉差带来的错位感。
这就是为什么说人形,在不止在流体动力学上、在无重力环境中更是种糟糕的外形,不规则就算了,还不规则得重点分明,下半身离开地面后完全就是装饰了,而由于这个外形特征,在有重力的环境环境中,人类会自然而然根据重力方向默认上下。
“上下”就是一种十分无意义,影响空战、宇宙航向的主观体验……然而为了宇宙适应放弃人类外形?所以问题又回到了原点,连各个时代的新人类方面都妥协,只整出星薙娅来,依然保留了“两只眼睛一张嘴,两条胳膊两条腿”的人类本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