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青焰军议(3/7)
溧水等数条发源于武陵山的水流汇入清江,使得清江流量骤然增加,利于巨型船只通航。位于清江府西南的宣城,背依武陵山、怀玉山,溧水紧贴宣城南城墙汇入清江……”
徐汝愚挥手止住梁宝的介绍,接着他的话题说道:“宣城是清江府第一座毁于战火的荒城。三苗被容家驱逐出南平郡西南的黔山一带,投附南宁的越家,自旧朝宣灵帝始,百万苗人逐渐迁移到南宁与荆郡之间云岭居住,而原先居住在云岭的百夷族人,渐渐向东北方向的越郡迁移,新朝初创,近八十万的百夷族人,悉数迁移到越郡境内的武陵山中。当时宣城岳家家主岳之峰对于身后出现强邻,生出万分戒心来,与越郡众世家联合起来对百夷族人采取隔绝、驱逐的政策,严禁商货进出武陵山。百夷族人被逼无奈,出兵夺取宣城,为百夷族争取一定的生存空间。”
徐汝愚讲述百夷五十年史,梁宝、即墨明昔、魏禺、尉潦四人都深深埋下头去。徐汝愚悠悠叹道:“岳家被逐出宣城之后,越郡最强盛的世家祝家与樊家对百夷采取铁血政策进行镇压,不惜将宣城毁去,也要将百夷族人逐出越郡。其后四十年,越郡世家与百夷族之间的战争主要发生在清江府,清江府五座城邑:宣城、新安、抚州、崇义、清江渐渐成为荒城,在清江战局的后期,普济海匪占据金华府的温岭邑,极力向越郡内陆扩张,扶持清江府的盗匪集团。在新朝三十六年至新朝四十二年,清江府的各路盗匪成了清江府除世家、百夷族之外第三股势力。新朝四十二年,百夷族与越郡世家战事正紧,公良友琴从温岭出兵,迂回至抚州、宣城间俘夺人口充塞岛民,此役中百夷族王室护卫不幸遭遇普济匪军,百夷族王室失踪,失去领袖的百夷族不得不放弃抚州、宣城两城,退回武陵山中。各路盗匪乘机占据两城以及众多坞堡。越郡世家的实力被公良友琴吸引在金华府,也无余力经营残破不堪的清江府了,清江府从此成为盗匪的乐园,只有新安邑勉强算得上完好。”
徐汝愚讲完清江府荒城的由来,心情未免沉重起来,顿了一顿,接着说道:“经历四十年的战乱,百夷族人口由八十万下降至三十万。越郡世家为了继续遏制百夷势力,在金华与抚州的武陵山东北麓险峻处设寨筑堡,用高墙构连,东西横亘一百二十余里,将百夷族三十万人尽数封在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