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至沂州(1/8)
沂水出沂山(临乐山),水有二源:南源所导,世谓之祚泉;北水所发,俗谓之鱼穷泉,俱是东南流往西北,汇合成沂水,流入泗水。沂州位于沂水之畔,距宛陵六百余里,是青州郡沂州府治所,城中居户不过八万丁,远远不及雍扬、江津等名都大邑。
徐汝愚赶到沂州城时,已是半个月后的事了。半月来,为免遇上敌军游骑斥候,徐汝愚昼伏于荒野,研习肖乌野交于他的书简,所得良多;夜间赶路,利用远比常人敏锐的听觉,总能先行一步发觉敌骑,躲避开去。
东海郡的通行文牒在青州境内已被禁多时,所幸沂州远离东海战局,城中守备不甚森严,徐汝愚入夜潜行到城墙跟,微微月色下,只见城墙上五六丈间隔便有一名军士伫立在垛墙后面,不时有成列的巡城军士在城墙上巡视过去,夜深人静,此时人最是困乏,徐汝愚在城下清晰听见城头军士的哈欠声。
徐汝愚游身攀墙,及至垛墙,适逢乌云掩去弯月,徐汝愚挥手荡出一阵疾风,将近处数盏风灯悉数熄灭,提蹑步云轻身术,翻跃城墙,投入城中,耳畔还能听见城墙守卫的唠叨声:“这风只在这处吹,那边灯影连晃也未晃,真是见鬼了。”
徐汝愚沿坊墙高走,若鸟隼般向城西疾奔而去。徐汝愚早在宛陵时,对沂州城的各种情形已是研究得一清二楚,知道城西是贫民区,其间鱼龙混杂,混迹其中隐迹身份最是恰当不过。
沂州城远离东海战局,未曾像济安府诸城那般实行宵禁,虽是入夜已久,西城狭窄街巷依旧有不少行人往来。
徐汝愚早在济安时已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茸须绞去,束发成髻,横叉一支铜钗,露出清峻的瘦脸。他沿着沂州西城的巷子慢慢走着,不时看见路侧半掩的门扉里透出绯红灯影,流莺暗娼吐出莺吟燕语招唤流连于此的恩客。
沿街多有人露天蜷缩睡下,破袄露絮,不挡夜寒,于梦中也瑟瑟发抖,更有甚者,单衣蔽体,两三人蜷拥在一起以挡寒流,生怕一旦睡去会冻死街头,强振精神,漠漠注视行人走过。
徐汝愚看了此中惨状,暗自神伤,忽有一个瘦弱身影向自己撞来,一时不觉给他撞了个正中,见是一个小孩,生怕误伤了他,忙散去自发提聚的丹息,却觉那人伸手掏入自己怀中,一把刁住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