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路北上(1/3)
在赵权一路失神的时候,稿城军已经一路向北,过无极、保州,直抵燕京城外。
在稿城往保州的路上,施玉田采取边走边练的方法,对新兵加强队列、行军、口令、军号的训练。过了保州之后,八百多的新兵便已经基本具备了模样。不敢说上了战场一定会英勇无敌,起码令行进止已经完全没问题了。
此次出兵,保州张柔亲自率带主力兵马南下参与攻宋之战,东征并没有派出作战部队,不过还是支持了一千辅兵与两个月所需要的粮草,随稿城军北上。过了保州,整支队伍便拖得老长。
燕京,这座本来可以在后世成为赵权第二故乡的城市,如今只能是用“荒凉”来形容。城墙破败不堪,城外漫天飞尘。
往来行人倒是不少,有身着儒衫的文人,有挑担推车的贩夫,有牵马拉驴的商人,还有一些骑着骆驼的西域胡人。
守城的兵丁大部分是汉人,几个蒙古人只是立在墙头,懒洋洋地打量着在城门进出的行人。
真定军的营帐,安在了距燕京城外三四里的地方。
当赵权正在盯燕京城发呆的时候,郭侃却遇到了些小麻烦。
营帐内,来了一个年近四十的长衫儒士。此人是燕京行台郎中姚枢,现为中州断事官牙鲁瓦赤手下。他过来向郭侃传达了两件事。
一是受令领兵东征的只不干,传来军令,要求燕京为其提供部分粮草,让稿城县押解北上。二是让稿城军在燕京,汇合三千益都兵,共同北上。
此次出征高丽,除了东征元帅只不干在辽东辽西征集的兵力外,中原汉军由燕京行台统一调集。此前,郭侃并不太清楚各路汉军的出兵情况,但既然是只不干的军令,他也只好在此等候。
所幸离六月初六必须抵达辽阳的最后期限还有一个半月,郭侃便只能在此停留下来。
一方面派人往山东催促益都兵加速北上,一方面等着燕京这边将粮草收集完成。
然而,这一等竟然就等了半个月时间。
从山东回来的信使,说益都兵决定从登州走海路直接到婆娑府。而燕京这边的粮草收集也遇到了问题。
本来蒙古兵出征,习惯是沿途官府就地供应粮草,或是直接就粮于敌。从燕京往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