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庐州之战(4)(2/4)
个人心里都很明白,只要稍迟一步,即便没死于宋军刀下,也必定被后面的溃卒踏成肉泥。
步卒在内,骑兵在外。宋军驱赶着蒙古溃兵,蒙古溃兵又紧跟着蒙古骑兵。绕过庐州城西,如洪流肆虐而过,轻松地将南城重喜军前营一冲而溃。
而后,又朝着真定军的前营直冲而至。
很多年之后,当赵权与他的伙伴们,重新对庐州的这场战事进行复盘时,所有人都认为,其实蒙古军队有许多的机会取胜。
比如主帅只要稍加关注下疲惫的汉军,采取一定的措施调整下他们的士气。
或者在次营多安排些骑兵;或是在宋军发动袭击时,第一时间内对其他城墙展开反攻;或是能在战场上有效地引导溃卒;或是蒙古骑兵多注意下与汉军步卒之间的配合。
无论哪一点,只要做得再稍微好一些,都不会导致庐州之战的溃败。
但是,战场就是战场,不可能让人如此冷静而理性地进行分析。
一场战争,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都有无数的因素在制约着。有些是依靠统帅事先的精密筹划与布局,有些依靠的是将领临场准确而有效的指挥。有些却得依靠老天爷。
运气,在战场上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战场上任何一个微弱的变化,都可能影响战争的胜负。
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战争,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在于战场上信息的传递。靠传令兵在战场上的奔波,速度再快也完全跟不上瞬息万变的节奏。这种信息传递方式,使统帅根本来不及紧密地联系各支部队,无法从容而及时地掌控与调配各支兵马。
掌控了信息,才有可能掌控战场上的主动!
这是在复盘这场战争之后,赵权得到的最大收获。
蒙古军队在庐州城外的惨败,可以把一部分的原因归结于运气。
而赵权等人能在这场溃败中活下来,可不只是运气那么简单。
也许是在从和州回程的十天时间内,大伙儿都已经习惯了逃亡,如今每个人都很清楚,随时做好准备,对于求活有多么重要。
在前一天临歇息前,渐丁队众人虽然一个个都很疲惫,也并未觉得宋军有大规模出城袭击的可能,但每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