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传盅毒制作方法(3/9)
蛊药粉贮存在一个大碗里,平时放置在饲养者的床头底下,饲养者也须于农历每个月的初九晚上夜深人静后,在床头点一支香插在大碗里(或用一个盛米的竹筒插香在里面),然后面对蛊碗叩头作拜,且微闭双目,口念咒语:告诉你听呀阿公,双膝下跪向你拜,恭敬之心时时有,他日有难请相助。如是,反复念三次。月月如此,不得有误,以示诚心。蛊成之日,取之以害人,十分可怕(根据笔者在广西武鸣县、马山县一带所作的田野调查笔记,时间为1989~1992年)
●个案35普米族制蛊的方法:将蛇、蜂、蝴蝶等,均放在一个陶罐内,任其互相蚕食,最后剩下什么,就以它制成蛊药,有蛇蛊、蜂蛊、蝴蝶蛊等,取之施人则令人下泻、腹痛,最后死去(宋兆麟:《巫与巫术》,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31页)。■●个案36傈僳族制蛊的方法:于每年的端午节日去野外捕捉毒虫百虫,置旧陶器中,让这些小虫子自相残杀,最后剩下来的一个即可拿来饲养。饲养者将死去的毒虫丢弃,将所养之物置于陶器皿中,并以五色线绕红布盖好罐口,每天以主人的唾沫饲养它,经年余后,便成了蛊(《云南傈僳族及贡山福贡社会调查报告》,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1986年编,铅印本)。■
在云南的金沙江畔的部分少数民族及汉族地区,也到处流传有一些养蛊的传说:
●个案37云南金沙江畔制蛊的方法:他们对于养蛊的心情是十分的虔诚,据说,在养蛊之前,要把正厅打扫得干干净净,所有家人,都要净身吃素,跪在祖宗神位前向鬼神祷告之后在正厅中央,挖一个大坑,埋藏一个口小腹大的大瓮缸下去。等到农历五月初五那天,就到野外里任意捉12种爬虫回来,一般是毒蛇、鳝鱼、蜈蚣、青蛙、蜥蜴、蚯蚓、大绿毛虫、螳螂……但要注意会飞的动物不能要,四脚会跑的动物也不要,只要一些有毒的爬虫,而且一定要在端午节的那天捉回来,否则养不成蛊。把这12种爬虫放入瓮内以后,主人家所有大小,要早晚各一次向鬼神祷告,而且在祷告时,绝不可让外人知道。要是让外人知道了,自己养的蛊,就会被巫师用妖法收去,为巫师使用,养蛊的人家就会全家死尽,即使不被巫师收去,成蛊以后,就立即加害主人。一年之中,那许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