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初阳台(1/3)
李培诚将自行车停在山脚下,便沿一条弯曲小路,健步如飞地往葛岭山道。
“是的。”
“把手伸过来。”葛古说道。
李培诚闻言将手伸出,葛古将手指搭在李培诚的手腕上,两道细微的气劲从葛古的手指发出,侵入李培诚的手臂,缓缓在李培诚体内探视着。
李培诚暗暗佩服师父的本事,能将体内气劲外放,而且收发自如,可强可弱,并通过此法窥探别人体内状况,李培诚还远远做不到。他目前最多也就脚底能发出气劲,手臂比常人力气大了很多而已。
葛古探索了一番,放开了手,感叹道:“你确实是为师见过天赋最好的人。古训有言,学武需从孩提时学起,方有大成就。就如学语言,从小开始学,方能融入其中,谓为母语,过了孩提再学,终究落了下乘,你们读书人就把它叫做外语,总比不得母语自然。三年多前,为师若不是见你心地纯朴,实属罕见,以你的年纪,为师是断不会收你为徒的。却未想到,若不是当年一时起意,为师恐要错过一个旷世奇才了。”
“师父过誉了,徒弟能有此成就,全靠师父教导有方。”李培诚被葛古夸得很是心虚,对于他而言,自己只是循序渐进地修炼,也没什么其他诀窍。若不是葛古传授的《长生诀》奇妙,决不可能有今曰的成就。
葛古赞许地看了李培诚一眼,摆摆手道:“虽说万事讲究个勤字,但习武修炼之道首讲天赋,其二便是机缘,最后才是勤奋。你那三位师兄修炼了半辈子也不过到了三重境界,就算为师也不过才到了五重。你修炼三年半就贯通阳跷、阴跷二脉,至二重境界。虽说《长生诀》前易后难,二重至三重难以登天,但你以成年之龄用区区三年半时间,修至二重,早已经远超了你三位师兄了。”
这是李培诚第一次听葛古说起师兄,以前每次到初阳台,葛古都只讲习武修炼之事,从不言他,就连李培诚究竟在哪个学校读书,他都从来没问过。
听说自己还有师兄,李培诚感觉有些新奇和兴奋,于是问道:“原来我还有三位师兄,师父,他们现在在哪里?”
“他们天南地北的,不说也罢,以后你们总有相见的一天。”葛古道。
“师父,自从昨曰阳跷脉与阴跷脉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