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投胎神仙(5/6)
知道一县之历史、地形、风俗、人物、文教、物产,毫无疑问,县志就是最好的百科全书,而钱塘又是大县,必有记载相关的县碑;道士向一位菜农打听得知,县碑就在东郊,就是前几天刚刚鞭春牛的地,不然这些穷酸文人搞的玩意,他未必能想的起来。
李道士又匆匆的赶往城外东郊,结果那地界乱的跟拆迁现场似的,‘鞭春牛’是古代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也是历代官员表达劝农耕的门面工程,那时官员会与百姓同乐,众人争抢泥牛上的土块,寓意来年收成丰厚的意思。
道士趟着泥土来到那十几块大石头前,蹲下来仔细的搜索,那字又小又密,他自己看了半天,眼都快花了,结果也没看出个什么玩意来,刚准备歇一歇,就见不远处同样蹲着一个家伙,兴致勃勃的样子。
‘要不向这个家伙打听打听?’李道士想道,遂走了过去,“哥们,你知道这碑上可有记载关于贾家祠的位置吗?”
“第三块碑东面,正数第六行。”对方倒是很专注,头也不回的道。
呃,这家伙貌似有点小吊啊,道士愣了愣神,依言照做,果不其然,在第三块碑上,记载着原贾家祠堂的位置,在城北八大王洞中,城北?!
“不是吧,要不要这么坑!”李道士满脸黑线,居然还真是在城北,道爷我接连拒绝了两波人的邀请,就是为了不掉蛇窝里,现在倒好,想不去貌似也不成了,不去行不行?
“兄台,你在说什么?”那个家伙也站起了身,看打扮是个书生,模样还算可以,就是眼神有点呆,总给人种稚气的感觉。
“有你啥事,”李道士没好气回了句,掉头就往回走,谁想这个家伙也跟了上来。
“先前听兄台你讲贾家祠堂,这贾家祠乃大兴年间撘建,历经一百六十六年,太祖时期的名臣贾无用还曾亲自提名,‘贾名家姓,倚为佳话,’曾于五十年前遭受雷劈,后经修缮……”
李道士停步,疑惑的打量着对方:“你也姓贾?”
“不不,小生姓杜,杜书杜慕文。”
“那你知道的怎么比这县志上写的都多?”
“实不相瞒,小生最爱看书,这钱塘县志,小生读过六个版本的,”杜书一脸莫名的自豪。
“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