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士诚有意北上 察罕已入彀中(2/4)
邓舍倒是忽然有了一个想法,说道:“先生,察罕既然已经缺粮,那咱们干脆举大军而围困之,你看怎样?会不会比声东击西、引蛇出洞省事儿一点?”
洪继勋接着往下看,军报的第二部分,讲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洪继勋晒然,带着轻视地说道:“士诚侧有猛虎,怎敢全力北上?他能派几千人北上淮泗,已经出乎臣的意料,算很不错了。臣还是这个意见:对他,不需要太过重视。”——“侧有猛虎”云云,他指的是朱元璋。
赵过担忧“饵敌”之计,早晚会被察罕看破,所以又想出了一个拖住察罕的办法。即:作势截断察罕粮道。
洪继勋不以为然,说道:“若我围曹州,则分布在河南、山西以及高唐州等地的察罕各军必死命救之。坚城难克,敌援在外,如何是好?”
邓舍看过后,递给洪继勋,笑道:“说曹操、曹操到。我正准备和先生谈谈张士诚,推测一下在当前局面下、他会有何举动。……,你瞧,这徐州、宿州的情报就已经送来了。”
洪继勋摇了摇头,说道:“臣以为,主公这样做是不妥当的。”
最后一个目的:察罕军中快要断粮。不能让他彻底断粮,彻底断粮,他肯定会不顾一切地立刻撤退;但也不能让他有粮太多,有粮太多,不利日后的决战。
两人停下话头。
李首生的分析报告上则写道:“士诚与察罕签订盟约这件事,之前,臣就有耳闻,并早已呈给主公。而今,经过各方面的判断、取证,已经可以确定属实无疑了。
邓舍问洪继勋:“先生怎么看?”
先打开“通政司密报”,有两份。上边一份是徐州、宿州传来的原件,下边一份是李首生写的分析报告。
洪继勋看罢,不觉赞叹,说道:“即便是臣在前线,也不能做的比赵左丞更好了!一个计策还没用完,备用的第二个计策就已经想好。主公有股肱如此,夫复何求啊?”
邓舍沉吟片刻,认为洪继勋说的有道理,接受了他的意见,说道:“先生所言甚是。我险些办下错事!”又想了一想,说道,“虽说现在前线胶着,不能责罚,以免动摇军心。但既然阿过已在军报中请罪,我若没有片言只字的回复,怕他不免心中不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