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察罕虽胜不轻敌 李邺夜渡青龙河(3/6)
,大败而去。我军得此大胜,将士鼓舞。……,不知主公对此有何计议?”
“听诸将言道,之前在我军大败李和尚后,主公说了一番话,说燕贼‘败而不乱’,是‘海东精锐,久经沙场,能征善战’,他们此番失利,‘非是力屈而败,只是因为中了主公的计策而已’。……,说得太对了。
“……,若是‘完胜’,那么就可趁胜追击;若是‘势胜’,也可追击。但如果是‘力胜’,同时敌将中又有多谋之士的时候,就要三思而行了;而若是‘智胜’,但敌人实力又并未减损太多之时,也一样需得三思而行。为将者,首在沉稳,应该不因小利而动。倘若急功近利,必败无疑。”
赵过哼了一声,归入座中,转过头,不予理会。
“先、先生所说不差,李和尚乃我海东虎将,是、是主公的爪牙猎犬,俺怎能贸然斩之?至、至于为何做这出戏,却是两个原因。自、自获济宁大胜以来,军中渐有骄气,兵、兵法:‘骄兵必败’,所以,趁、趁此机会,俺刚好可以敲打一下诸将。”严肃军纪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这边赵过、鞠胜品茶商议;那边曹州城内,察罕、李惟馨酒宴刚罢。
鞠胜眼角一跳,像是有话想说,不过瞅了两眼赵过的神色,到底没有开口。
帅府内诸将齐齐变色,面面相觑。
眼见那两个亲兵已快把李和尚带出堂外,仓急之下,胡忠顾不上多想,跳步出来,叫道:“且慢!”先叫住那两个亲兵,随后跪拜地上,替李和尚求情,对赵过说道,“大人,老李这次虽然犯了过错,但察罕北地英雄,败在他的手上并不冤枉;且老李虽败不乱,士卒折损并不太多。看在他往日的战功上,末将斗胆,恳求大人饶他一命,不如命他将功补过。”
……
只是有一点可惜,李察罕他却只看到了赵过“颇有小邓之风,时有惊人之举、不按常理”;却没有想到远在益都的洪继勋更有时会“剑走偏锋、一鸣惊人”,已定下了“引蛇出洞”、打算将之全歼的计策!
“正、正要与先生商议。”
赵过皱起眉头,面色铁青地详问交战经过。李和尚一一如实回答。
“军、军法官何在?”
鞠胜咳嗽一声,也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