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平壤(一)(3/9)
。不但平整,还方便防卫。离岸不远有个小渔村;隔海相望,可见占领的三座岛屿之一,距离不过十数里。
“同时,有了平壤出海口,从贸易交通上来讲,泛海山东、两浙也离不得海船。”
夺下平壤,打通东西,高丽北部浑然一体,关铎无法即刻南下,有三两个月的时间,邓舍就能经营出另一片天地,实力再上一个台阶。当然,他不会自大地以为,就此便能和关铎一较高下了,退一万步讲,到那个时候,也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把平壤让出,用这块大肥肉来换取关铎承认他对德川等地的统治权,还是有可能的。
水卒数目定下,直接影响船只的大小。载重数千石的大型平底船,邓舍估计船匠们也造不出,造出来他也用不上,干脆不造。只要小型的,能载数十、上百人即可。
“王京要派援军,无非两路。要么打定州,围魏救赵、直捣黄龙;要么赴平壤,促我决战。要是它打定州,我今得泥河天险,三千人,足可扼守要道。要是它赴平壤,我定州军队可衔其后,骚扰之,断其粮道;而德川到平壤,沿大同江河谷,几无险阻,可进可退,攻守都在将军。”
远处山上,寺庙里钟声渺渺,邓舍举目转望,勾起愁事,叹了口气,道:“我有何功?吴总管日前讲起,因了商路断绝,导致城内缺衣少药。我是殚精竭虑,苦无一策阿。”
无关情爱,纯粹风月。说来惭愧,他不是没吃过腥的猫儿,偏偏丰州以来,军机倥偬,数月未尝肉味。
话出了口,心痛如绞,她不等邓舍答话,伸手放下了帘幕,隐约的抽泣,传入他的耳中。
罗官奴不知所措,想起昨天挨的训斥,忙乖乖改了口,道:“亲爹爹。”
邓舍隐隐猜到,问道:“什么办法?”
2、船坞及造船台。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邓舍不客套,又嘱咐陈哲、任忠厚一番,才拨马回城。
洪继勋的说辞打消了邓舍的犹豫,他沉吟稍顷,同意了攻打平壤。
即明清的沙船。元初,大船载重不过千石,小船不过三百石。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延祐以来大船八九千石,小船二千余石,载重达到三百到一千二百吨。
一蛙一虎,反差太大,罗国器没回过神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