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砺军(二)(1/8)
士气稍振。
元军骑兵呼啸结队,忽而散开,忽而聚集。搅动文、陈两阵,顺势直入营中数百米,完全冲入了辕门。辕门外敌人步兵养息足够,列阵喊杀,气势汹汹跟着扑了上来。
邓舍亲带亲兵、本部,一同杀上来。他们的兵力占绝对优势,敌人身处沙土阵,自顾不暇,砍瓜切菜也似,一一丧命。
传令兵自大帐急奔过来,一路叫道:“上万户将军大人有令,杀贼,斩一级者,功三等,赐绢一匹、钱三贯。”
携带弓一、斧一、刀一、矛一,必须带一鑢(lv,打磨工具),用以砺弩。有善射的带弓多至两三张,同时备有两三个装满箭的箭筒。
邓舍不等他说完,点派亲兵,并上一千本部,用刀剑裂开帐幕,以为盛具,尽数往后山取土。
最先为史书所载,为朱元璋义子沐英在云南破敌时所用。不过那时离元末大乱没多久,元末元军、各路义军用火器极盛,也许那时已经出现了这种射击方法。
元军铁骑千人,分成十队冲击,须臾即毕。短枪即完,斧头又到。骑兵飙来疾去,弓箭、火铳威胁不到,营内红军苦苦支撑。
奔驰未停,第二个传令兵又驰奔过来:“上万户将军大人有令,临阵生擒贼,每一人,功二等,赐绢两匹、钱六贯。”
注:
他带着师弟李子繁和十几个和尚兵,冲驰最前,来当锋芒。陆千十二尾随其后,掩护两翼。逐寸深入,苦战之中,忽听得火铳齐发,万军呐喊:“鞑子骑兵尽数被歼!大宋天威,上万户将军大人兵锋所指,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血淋淋的人头刺|激,叫新卒记起了自己的身分。他们不是流民,而是军人了。文华国趁热打铁,再度高喝:“鞑子残暴,凡破之军,无不尽屠!想活命的,老老实实听老子号令,鞑子才多少人?我万人大军,以逸待劳,且有胜候之风兆头在先,这一阵,必胜无疑!”
半夜激战,天色拔白,天要亮了。
元代专尚征伐,向来重视兵器制造。
河光秀部八百人,两人一组,有的攀到拆掉帷幕的营帐的支架上,有的爬到旗杆上,有的互相支撑着,搭起人梯。邓舍一声令下,俱都扬土张尘,大风卷动,灰扑扑铺天盖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