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意外(2/5)
在这个时候掌握一定的兵马,在乱世中不仅能保性命,还可以适时而动,获得更大的利益。
为自己计,也为子孙计,掌握兵马是此时最为合适的打算了。
因此周亮工也是对朱万春不太客气的道:“元启将军还是太想当然了,刘部大军虽然大半新军,但仍有两三千人的精锐在大军之中,且还有千余骑兵,这股力量已经非元启将军的部曲能够抗衡了,这些兵是经制之师,由山东镇南下而至淮安,对抗过东虏,打过闯逆,非普通兵马可比啊。”
史可法也是颔首点头,他的想法显然是和周亮工完全相同。
在朝臣们的眼中,四镇固然跋扈无礼,但实力也是不必多说。
刘良佐战功最弱,但也是配合左良玉和黄得功等人击败过闯军和献军,战功还是相当卓著。
高杰不多出,翻山鹞原本就是流寇中的悍匪。
刘泽清也是宿将,经历过多次大战。
这四镇将领和左良玉被南明视为定海神针不是没道理的,十几年的戎马生涯,屡战屡败,经过挫跌也打过胜仗,核心的军将都是悍将,事实也确实是如此。
后来灭南明的大半降将,多半就是出身于这四镇和左部之中。
普通的二线部队,比如浙江到江南一带的总兵,还有湖广当地官兵,在力量和经验上都比较差,比如现在史可法放在扬州一带的总兵黄蜚,刘肇基等人,都算是二线或三线总兵,实力很弱,根本不被朝廷看重。
闵元启在史可法眼里怕是连二线总兵也不及,若不是其是云梯关的地头蛇,关系到淮安一带的防御,连现有的关注都不会有。
待周亮工说完,史可法也是接着道:“周道所言不错,朱赞画不妨回去明言,凡事都应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朱万春几乎苦笑出声,他真的不知如何讲下去了。
在泰州耽搁几天,又赶赴扬州,估计云梯关那里战事都快打完了。
而眼前的这两个文官还是拘泥于旧日的经验,对闵元启集结军队野战的决断相当担忧,但听闻千户所城和土城都有军伍民壮戒备,又挖长壕隔绝战场护卫百户之外,这两人倒是交口称赞。
原本史可法都不太打算见朱万春,毕竟在他看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