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 败信(2/5)
姚文谦和刘泽润等人都是苦笑摇头,显然是感觉刘之幹有些过于意气用事。
刘泽清盛怒之下是有可能把几万精锐也就是老本都拿出来,几千内丁精骑加上几万步卒,云梯关这里是难挡。
但对手如果看到大军前来避而不战,那边的几座城池加长壕姚文谦等人可都是见识到了。
只要再掘数道长壕,敌军守备的杂兵和精锐可是有万人左右,野战对方是打不赢,固守又能如何?
刘部兵马可是几年未尝苦战过,顿兵在敌人地盘上,粮饷怎么办,怎么保障后勤粮道无事?
身前的高杰和身侧的刘良佐可是一直在虎视眈眈,等候机会。
四镇又不是铁桶一块,彼此都有利益牵扯。
刘良佐是主要有凤阳等地州县,比起淮安这边要穷的多。徐州是战略地位重要,但经过若干次流寇之乱,地方残败,论起富裕比淮安也差远了。
刘泽清要是敢把全部主力押到云梯关,不到十天高杰或刘良佐就会有所动作。
如果不能一击攻破云梯关之敌,把战事拖到旷日持久的地步,不要说粮饷难以支撑,就算粮饷充足,前门拒狼之时,后门怕是要进虎,而且是一西一北两只虎都会冲进家门,把淮安大片地盘直接给瓜分掉。
刘泽清就算是疯了,也不会如刘之幹这草包所想的这般行事。
这一类成功的强藩大帅,虽然是南明时期风云际会才有的机会,远不及他们的前辈,不要说戚,俞这一类的名将大帅,就算杜松,贺世贤,曹变蛟,曹文诏,还有三顺王,祖大寿这一类的大将,南明四镇都远远不如。
左良玉在崇祯早期的大将之前也就是个后辈,赵率教和满桂等人成名时,左良玉不过是个小小的都司,还差点因为延误军机被斩首。
到南明时期的这四镇,各有特色,黄得功是京营大将,表面确实不错。
刘良佐是完全的投机,高杰则是流寇出身,十几年时间未被官兵剿灭,也没有被李自成这个仇敌给弄死,其必然有相当的过人之处。
刘泽清就不能和崇祯前中期的大将相比,但也相对有过人之处。
需要拼命时,比如登州之乱时就敢于拼命,获取战功,得到机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