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 畏惧(4/5)
此互相前行,在进入射程之后双方士兵直面对方的火枪枪口。
能在这样的威胁下不崩溃逃走的士兵和军阵,这得花多大的功夫来训练和形成传承?
最少在这个时代的明军是肯定不行,欧洲也就是刚从端士方阵进化到西班牙方阵,还是冷热、兵、器的结合,距离纯粹的火枪方阵还有时间和距离。
到了拿破仑时代,那就是排队枪毙的巅峰时代。
法军和英军是两个同时代的佼佼者,其中最强的当然是英军。
彼此对视,军阵互相慢慢走近,齐涮涮的举枪,瞄准,然后开火。
四周还有骑兵在游弋等候机会和军令,身后还有火炮轰隆隆的轰鸣之声,四周是伙伴被子弹击中,头颅被打碎,脑浆迸裂,或是打中胸口,腹部,要害被击中,肚肠流出。
惨叫声,硫磺味,大炮轰鸣,血腥味,人体器官。
在这样的场面里,不颤抖着扔下火枪转身逃走,还得站在阵列里等着军令一起举枪瞄准,在军令下达后才能向对方开火……
相比之下,大明火器营神机营的那些兵,那是什么玩意?
在排队枪毙战术里头玩的最好的英军,可以在鼓点声中一直向前,忍过对方数轮开火后再于最近的距离发挥火枪威力最大的时机才开火。
往往一轮开火就能把敌军打崩,就算不打崩,英军也擅长在近距离边走边打,然后发起白刃冲击。
鸦、片战争时英军几乎都向清军发起过白刃冲锋,后人总以为清军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是因为火器犀利,这只是原因的一小部份,清军惨败反而多次是溃败于英军的白刃攻击。
士气,训练,综合素质,动员,组织,后勤,指挥,这是全方位的落后导致的碾压。
但就算训练最好的士兵在手持火绳枪甚至是燧发滑膛枪时,对骑兵仍然是处于劣势。
法军的胸甲骑兵屡建奇功,陆军被动应战,只能摆开空心方阵防御,步兵想要摆开阵列正面击溃成建制的骑兵,仍然是一项艰巨到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机枪出现之前,对骑兵威胁最大的只有火炮。
速度快,威力大,成建制的骑兵可以突袭火炮阵地,但如果在阵地战中被炮兵轰击,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