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动员(3/5)
我军一臂之力!”
闵元启说罢,抽出腰间佩刀,雪亮刀锋往上一竖,闵元启怒声道:“此战,我军必胜!”
“必胜!”
所有在场的武官,俱是一起怒吼起来。
……
韩森神色木然的坐在船舷一侧,在他身前则是负责这一次行动的百总武官。
此行共出动漕船三艘,一百一十余名将士分别列坐在三艘漕船之上,各人拢着手中兵器,束甲戴盔,每人均是盘腿坐着,在海浪的起伏之下,人们也是随着船身上下起伏而上上下下的漂浮着。
原本是不用动员这么多漕船,这些船都是大船,每艘船都长约二十三四米,宽近四米,每船有舱十余间,百多将士,一艘船就足够了。
这等大船,一次可运六百石粮,每次出发北上其实运送的粮食数量要倍于要求的数量。
因为漕运时间久,在运河的枯水期要动员大量人力拉纤,每船拉过枯水河面之后,众人合力再拉下一艘。
每次拉纤都是极为痛苦和漫长,每个运军都会皮开肉绽,困苦不堪。
正因如此,漕运耗费也是极大,运六百石粮食到通州,付出的代价是几个月的时间和最少三倍以上的消耗。
这当然极为不经济,元时因为运河堵塞是用的海运,到明初之时海运也属正常之事,在后世南京和山东等地就出土过若干艘明初的海船,多半是一千料至四百料左右的海船,以此来北上供给军需。
甚至明军征服辽东,开初之时也是利用鸭绿江等水道,持续不断的运送人员军需,为大军征战和筑城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明军继续北上进入外东北区域,则是利用的黑龙江和嫩江等江河,明军主力依江河而进,一直抵极北之地,在当地建造寺庙,刻石纪念,并且沿江大封卫所,将那些蛮夷部落收纳为大明的卫所编制,最少在明初洪武到永乐年间,大明不光是在奴儿干都司分封了几百个卫所,并且在几处要紧地方有驻军,说是掌握了这极北之地的大片疆域,并非是后人指摘的那样是纯粹的羁縻之地,划在版图之内算是地图开疆。
因为大明太祖的保守和国初国力的孱弱,后来的大明逐渐保守封闭,洪武年间就定下闭海国策,到了永乐年间大规模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