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羡慕(4/5)
画画画的好可以当官,字写的好也能当官,工匠里有大匠也可以当官。
当然,这种官不由科场文官们把持,这就是所谓传奉官。
其实若是人尽其用,所有掌握各种才学的人都可以当官也并非是坏事,但一则皇帝用这些官太多太滥,不免浪费。二来就是文官们的傲气不容触犯,他们连举贡监生为官都视为杂途,举人勉强算半个同道,只有是进士出身才会被这些文官真正纳入体系之内。
在严嵩坏规矩之前,文官们就算内斗都保留一定的底线,很少弄到要人命的地步,这是来自本体系内的认同,彼此内斗可以,但对太监,勋贵,亲藩等敌人时,文官们就会下意识的同仇敌忾。
所谓文官集团是相当虚无缥缈的事,大体上就是面对外敌保持相同的立场,哪怕互斗也留有底线。
象沈永这样的工匠,不要说是现在的这个水准,就算是成为举国闻名的能工巧匠,在进士出身的文官眼里也不过就是从事贱业,就象是猫儿狗儿,狗儿有看家看的好的,猫儿有长的特别好看的,难道就因此给猫儿狗儿当官,或是委以治国重任?
闵元启这里当然没有这种乱七八糟的说法,连王鸣远这秀才相公都老老实实的干着吏员杂活,别的所谓读书种子也没有被惯着,想上来就当王佐之师,成为谋士幕僚之类的角色,还是去话本里找存在感吧。
倒是沈永,原本是工坊工长,此次再累积两小功,除了银钱赏赐肯定过百两外,职务级别也会提升。
工商司有一个工字,按沈永的功劳估计能任工商司的副司长了,这一大片工坊,除了兵器作坊和火器作坊外,还有铁作坊,木作坊,煤炭坊,砖瓦坊,纺织坊,浆染坊等多个工坊,从砖瓦铁钉到家俱用器和成衣鞋帽都有各个工坊制造生产,闵元启是希望在近阶段能锻炼出大量的熟手工人,将来以老带新,再利用淮河出海口落差大水力强的特色,看看能不能制成水力坊机和织机。
现阶段闵元启还没有这打算,毕竟水力机再好,没有大量的熟练工人,机器放在那里空转吗?江北这里又不是江南,在苏州找个十几二十万纺织工人不是难事,当然这些工人也是控制在官绅家族和豪商手中,但随便找个几百上千工人也不会犯什么忌讳,并不太为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