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舟船(2/4)
懒散性格往悲观方面发展了。
在南京宫室修复后,朱由崧使人挂了一副对联,上书:万事不如杯在手,百年但见月当头。
这种虚无享乐的心思,当然不是纯由东林党人诬陷。
这种心理和原本就胆怯,懒散的性子,在四镇诸将在舟船时见福王时,也是尽显无疑了。
马士英拜见之后起身侍立一旁,也是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福王殿下。
诸镇将见福王后,当然是提起拥立之事。
诸将拥立也是希图富贵,但福王殿下唯唯诺诺,既没有慷慨允诺,也没有对四镇许上什么好处,更没有展现出什么雄才大略,或是最起码的担当。
说话含糊不清,和四镇将领交谈时甚至相当畏惧,怯懦。
马士英内心升起对眼前这位福王的由衷鄙夷,这位殿下,实在非人君之相。
想起当年陛见崇祯皇帝时,那种对帝王威严的敬畏,对皇帝的畏惧,那种战战兢兢的姿态和畏惧的心理,想起来还恍如昨日。
本朝大臣,只要见过崇祯皇帝的,无不被皇帝的威严所慑服。
大明列祖,除了太祖到成祖勤政外,仁宗和宣宗已经极少亲理政务,到英宗之后,宪宗开启了不见大臣不听政,由司礼到内阁处理政务的传统,从太祖之后,真正勤政,每天都见大臣,每日都上朝听政的,也就只有已经自杀的崇祯皇帝了。
马士英轻叹一声,声音几微不可闻。
此时史可法,徐弘基,刘孔昭,包括卢九德,韩赞周等人俱再次跪下,由史可法带头道:“国不可无国本,请殿下速速进城,仿景泰故事,以亲王监国。”
朱由崧脸上还是有迷糊之色,右手袍角一动,似是想挠头,但还是忍住了。
众人听福王道:“太子,永王,定王下落不明,又有桂王,潞王等宗室尊长来,寡人监国非宜,请诸君收回所请。”
史可法叩首道:“今国事如此,天下板荡,大行皇帝刚毅无比,于京师殉国。天下岂可长久无主?殿下血脉最亲最近,太子,定王,永王俱陷贼手,缓急难至,为国本计,为大明计,为太祖高皇帝计,殿下请不要再推辞了。”
徐弘基,马士英等人也是叩首道:“请殿下监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