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立脚(3/5)
应廷吉不愧是在南京兵部尚书身边当幕僚的顶尖聪明人,在大明能考中进士最少在好几个方面是万中选一的优秀,首先是记忆力,其次就是领悟能力,然后就不能缺乏毅力,头脑聪明,博闻强记是基础,能领悟圣人的微言大义,再从时人程墨范文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文章格式,领悟力不可或缺,而不管怎么聪明,领悟力怎么出众,毅力就是最基本的根基了。
不管冬寒料峭或是夏日炎炎,不管门外发生何事,笔耕不断,朗诵不停,得有这样的毅力,从童生到秀才,再到举人,进士,这条路才走的通。
进士之中,有人擅长读书而不通世务,有人则不光是擅长读书,世务机变亦是人精,眼前这应廷吉,应该就属其中之一了。
“这等事主要还是看淮扬道,最多也就是到凤阳巡抚,到总督案头都是小事情了。”应廷吉看出朱万春的敬佩之意,笑意温和的道:“马瑶草这个凤阳总督,去岁一年带着几个总兵多次大战,用兵都在数万人或十万人以上,千余村匪首级的斩获,连这凤阳总督怕也是惊动不了啊……”
“晚生明白了。”
朱万春虽然略有遗憾,不过得了应廷吉的帮助,以大明眼下的局面也算是上达天听了,接下来只要地方相关的官吏将功绩报上,闵元启一个大河卫指挥同知或指挥使的官职总算是跑不掉了。
虽不是掌印指挥,而且卫所官也不值钱了,可是仔细想想,闵元启元月时还是个试百户,现在才四月,短短这几个月的时间找到了财源,练出了强兵,从试百户到副千户,现在最少能捞个指挥同知,这升官的速度已经快到没话说,闵家虽然家世不错,又不能和公侯之家和大将门相比,这样的结果已经算相当不错了。
……
“老二你做的不错。”内室之中,周亮工已经去了大红官袍,换上了青色道袍,头戴一顶纯阳巾,由于心情不坏,整个人看起来都是精神抖擞的样子。
不得不说,在淮扬道任上周亮工是不太得志,甚至是很受压制,排挤。
马士英当权之后,对周亮工更是打压的厉害,这也是促成了周亮工在多铎南下时抢先降清的原因之一。
当然不管是何原因,周亮工这人肯定是没有气节。
这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