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会面(2/4)
朱瞻基却是在北京长大,南京相对陌生,北京地位稳固,南京为陪都,两京制就此形成。
论对东南的镇守,还有江南军事,文教,政治中心的作用,南京是相当合格,哪怕清季时有意打压南京地位,位于南京的两江总督,仍然是可以与直隶总督分庭抗礼的重要总督之一。
应廷吉出了衙门,坐着自己蓝色的二人抬小轿,对轿夫吩咐一句后,便坐在晃晃悠悠的轿子中闭目养神。
此次受人之托,费力不大,得益当是不少,应廷吉的心情颇为喜悦。
应廷吉不至于穷困潦倒,但手头一向也不宽裕。
这也是他应“朋友”请托,在史可法面前极力夸赞闵元启,夸大其武功的原由所在。
闵家和他毫无关系,若不是为银子,应廷吉可不会就此多事。
这种事若不暴光,是不伤风雅的小事,史可法估计心里也是有数,会使得应廷吉的重量在其内心降低一些,但应廷吉向来自负的很,只要不是太过份的事情,此类事在哪个大吏身边都是难免,只要自己一身本事尚在,史可法的内心想法,暂且可以不必多理会。
从鼓楼穿出,再往前行不远,便是秦淮河所在方向。
这个河在此时已经闻名天下,主要原因就是大量的名士生员在此聚集,追欢买笑,吟诗作赋。
可以说晚明之时,大量的名士就是在此成名,包括东林和复社中人,甚至朝中大佬,比如钱谦益之流,在秦淮河上浪荡的时间也是不少。
论景致风光,秦淮河实在一般,两岸俱是绵延不断的河房,点缀一些繁花垂柳,河水无甚出奇,胜在此时尚无环境污染,河水清澈碧绿,无非也就是如此了。
河房多半是可以举行诗会,酒宴,还有一些妓家在此立下院子,招待四方来客。
下一等的便是大型画舫,也可以承办酒宴,将成名的姑娘引入舫中待客。
再下等的便是普通的河船,只有那些未成名的姑娘和刚至京师没有根脚的普通生员才会在这等船上彼此应酬,假充名士。
最下等的就是那些小河船,多半是一夫一妻,丈夫操船掌舵,妻子就是船娘,做些半掩门的皮肉生意,一般要些脸皮的生员是不会与这等船娘苟且成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