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出发(4/5)
案,只是简单的书写数字。
很多旗军是一个字也不认识,这一段时间闵元启一直在替队官以上的军官扫盲,然后军官在各自队中替将士扫盲。
其实闵元启也不是想要将士们都能识字读书,只是军官需得能书写和看的懂军报,不必事事仰赖书启校书,普通将士,也能看的懂军法条例,知道军令,这样便是足够了。
这一段时间下来,最少很多将士都能看的懂数字,在背诵军规条例之时,顺道也在慢慢识字,对闵元启来说,这样的效果已经叫他极为满意了。
每个百总由三个旗队和一个直属的刀牌队组成,百总在队伍左侧,副百总于右侧,旗队长于旗队正中,由旗手打旗队旗于旗队长左侧,副旗队长于右,然后便是每个队的队官,手持旗枪在队伍最前。
然后是刀牌手,长枪手,镗把手,接着便是扛着铁头扁担,挑着一些军需物资和铁锅的火兵。
戚继光组建军队时主要是在南方与倭寇交战,考虑到南方多山多水,加上南方明军的战马极少,组建军队之时,辎重主要靠海运和船运,少量的军需则是军队自行解决。
除了少数骡马之外,多半的军需,比如行粮和铁锅灶具等,便是每个小队配置一名火兵来解决。
行军休息时,火兵负责埋锅造饭。
交战之时,火兵也可以持包铁的扁担上前与敌交战,在鸳鸯小队的队列正中之后,便是火兵的位置。
一个火兵之后,便又是队官的旗枪,再是两个刀牌手,接下来又是长枪手和镗把手,再又是这个小队的火兵。
每三个小队组成一个旗队纵队,三个旗队纵队组成一个百总。
四个百总汇集到一处时,红旗和赤袍组成了耀眼夺目的红色激流,而点点白点闪烁其中,便是将士们斜举在肩膀之上的长枪枪尖和镗把的镗尖,这些星星点点的寒光混在赤帜红袍之中,更添了几分冷峻肃杀。
在嘹亮的军号声中,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骑兵先出,然后各百总依次而出,待沈亮带着他的火铳旗队走出营门时,一个奉命留守的队官高举旗枪,眼含热泪,向着出征的同袍高声致意。
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七日,在闵元启练兵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之后,他已经拥有眼前这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