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四百(3/4)
“元启哥。”
“见过百户大人。”
在东校场附近的库房堆码粮食,布匹,药材,苏钢,熟铁之后,盐丁和妇人老人孩子们逐渐散去,库房内外,便只有旗军们聚集。
此时闵元直,闵元修,闵真定等人先上前来行礼,或称元启哥,或是叫三哥,又或是叫三叔,甚至有个德字辈的,却是叫闵元启三叔公,十几个闵家族人,年纪都在十七八到二十五六左右,比闵元启大的没有几个,多半年岁相当,也没有闵元启的长辈乾字辈的,多是元字辈平辈,或是真字辈,德字辈。
闵家一族在大河卫二百多年,这样的卫所武官世家在大明各卫实在太常见了。有混的凄惨一些的,现在可能连世职也没有了,沦为普通旗军。
混的好的,便是福建俞家,辽东李家,祖家,就是戚帅的登莱戚家,如果不是登州变乱,其实子孙混的也还不错。
戚帅先祖是太祖皇帝的侍卫,到戚帅高祖,祖父,父亲一辈俱任武职高官,在京营和都司中人脉俱很深广,这也是戚帅能到京师神机营任职历练,顺利出任指挥使,没干几年就能任都司佥事,再任参将的原因所在。
一般的武职官员,想要这般快升迁也是近于痴人说梦了。
闵家在大河卫根基颇深,但现在多任中下层的武职,眼前这些子孙,多半还没有袭职,只是余丁身份,少数袭了职的,不外乎是总旗和小旗为多,这些青年,也是闵家百年传承的精华所在,此次都是被闵乾德派了过来。
再有一些是闵乾德等人的旧部,家丁,或是心腹武官的族人。
整个东校场附近站了一百五六十人,加上从王三益和李国鼎两个百户挑的精壮旗军,四百余人的兵力已经站满了大半个校场。
待各人乱哄哄行了礼后,闵元启先是笑着还礼,待各人立定后,闵元启便道:“不管是族亲,旧部,家丁,又或是其余百户的总旗,小旗,旗军,余丁,今日过来便是入营为兵,我大河卫传承二百多年,曾经与蒙元交战,也曾随营兵抗倭,诸如剿匪战事更是打了不少。承平日久,朝廷当我们是运军,我们自己也当自己是船丁纤夫,若大明还是太平时节,这般过下去也不是不行。但现在流寇已经克太原,大同,宣府,兵锋已经抵近京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