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大喜(3/4)
我大明太祖高皇帝当年是怎么做的?我听人说李自成得闲就看资治通鉴,这文人编的史书看看就算了,想在这里学治国和得天下的办法,岂不是缘木求鱼?”
朱万春也是道:“陕西诸寇多是流贼,边军,土寇出身,早年间那伙紫金梁闯塌天什么的,只管烧杀淫掠,图一时痛快。高迎祥就长进的多,李自成又强出高迎祥一头,但李自成本身见识有限,他身边的诸将也只有匹夫之勇,没有真正大将。至于谋士,象宋矮子那样的江湖卖嘴算卦的,能有什么真正高明的见识?牛金星举人身份也罢了,我大明不少举人身份做大事的,就象孙阁部,当年还是举人时就到京师游历,到边镇看练兵,屯田,守备诸事,到后来中进士,督师经略蓟辽就得心应手。本朝以知兵闻名的,不管是进士还是举人,多半历任封疆,知军伍,晓民情,知大势,李闯自河南起事后,是得益皇上举措失宜,进退失拒,又外有东虏配合,闯逆势弱时东虏便至,东虏刚走,闯逆又是复起,这样来来回回,终到现在不可收拾的局面,这是我大明内外交困,自己有病根子在身上,并不是李自成有多厉害。要我说,往下去很可能是顺军,东虏,我大明官兵多方拉锯,就算京师不保,李闯想得天下也并非易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
若闵元启在此,怕是要替朱万春鼓掌了,这个盐行的少东主见识真的是不凡,也怪不得当初就能投资给闵元启,这人的见识和决断确实是远在常人之上。
要知道就算是史可法马士英等人,在清军入关之后还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清军再次入关会和前几次一样,掠夺丁口财富后自动退出,到清军持续打击大顺军,并且派多铎南下之时这些人才如梦初醒,才知道鞑子才是生死大敌。
朱任重和朱万和都是微微摇头,他们也和普通的大明士大夫一样,对东虏的危险性认识不足……这也怪不得他们,从后金到清,从可汗到皇帝,努儿哈赤和皇太极,多尔衮父子在关外已经折腾了好几十年,从万历四十七年到崇祯十七年,二十多年时间过去了,老奴未曾入关半步,皇太极五次入关后又撤走,在朱任重和朱万和的眼中,仍然是不足为患的化外蛮夷,算不得什么心腹大患。
“不论如何。”朱万春看着远去漕船,由衷道:“大河卫能出这么一个人物,守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