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想法(4/5)
想满编四个百户,这样就算有千人流寇前来我亦不惧。”
闵乾德沉思片刻,说道:“现在这局面,京师能不能保住也是难说,闯逆已经又占河南数个州府,兵锋已入河北,再下去真定大名等处亦不保,很快便会南北隔断,若辽镇总兵和大同,宣府诸镇能真心出力与闯逆交战,局面尚有挽回余地,若是他们和刘泽清一样……”
闵乾德说罢自己都苦笑起来,就唐通和白广恩那几个,哪一个又能比刘泽清强多少?
象洪承畴被迫于清兵决战,孙传庭还没有准备好就被迫出关,左良玉和丁启睿等人明明不想会战却被逼在朱仙镇和李闯会战,十七万明军一战尽没……这种事是不可能在现在的大明发生了。
最关键的地方便是天子的威信被一再削弱,天子的神秘光环只对普通百姓有用,对他身边的太监,勋臣,亲臣,文官,武将,地位越高接触的越多,暗地里的非议就越是明显。
打从崇祯元年开始到十七年,这位性格严刚的天子做了太多错事,性子急燥处事一味刚毅是病,但可以治,太多想法和变化也可以接受,刚愎自用猜忌和不信任臣下,臣子也能按着药方抓药,努力调整自己来适应天子。做事没担当诿过于下也可以适应……但所有的这些毛病都是一位天子集大成,这就叫臣下没有办法适应和接受了。
打从崇祯元年到十七年,首辅就换了五十多个,被杀的首辅也是好几个,固然是十七年间遇到很多麻烦和难题,但从崇祯皇帝十七岁时他就展现出了性格中所有的缺陷和施政的不对盘,喜欢猜忌自以为是,又敢于下杀手,然后又不定性,喜欢朝令夕改,过于急燥,昨天任命今天就想看成果,一旦事情不顺就感觉是臣下的错……有人说崇祯年间事情坏在东林党人身上,这其实也是冤枉,凭崇祯皇帝的这性格,除了周延儒和温体仁外就没有哪个大臣能在崇祯朝经营起哪怕是最小的政治团体,可周延儒和温体仁又如何,他二人也就短短几年的风光而已……
奸臣其实是有奸臣的作用,形成一个政治集团,利益共享,不管其目标如何,掌握权势后能令上下政令通达,最少大家不会一直给对方使绊子。
天启朝的魏忠贤得到后人不少吹捧,其实魏忠贤政治眼光一般,也谈不上有什么亮眼的施政,立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