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凶案(2/5)
户官,便是对族叔和族兄弟们,亦是无法吐露半个字出来。
“元启,我真是看不出来……”李国鼎叹息道:“你父亲若是知道你现在如此上进,不知道会如何高兴。”
“我也是一步步逼到如此。”闵元启微笑道:“而且现在的这练兵也是从兵书上师从戚帅和俞帅,究竟如何,是不是纸上谈兵,现在还说不好。”
王三益感慨道:“戚帅和俞帅都是本朝不世出的名将,你学他们定然不会错。我少时便听闻两位大帅的名声,俞帅过世的早不谈,戚帅先被调到广东总兵任上,又被小人排挤构谄差点官职不保,后来郁郁而终,我们长辈谈起这些事来时都很气愤,说是文官相倾反压制我们武人,戚帅那样于国有大功的硬是不得封爵,咱们这些卫所中人当运军,一年辛苦十个月,有时候还被留在京师当工匠,从皇上到文官俱不拿咱们当人看,咱们卫所军便算了,戚帅这样的也是这般不公,谁能服气?”
闵元启也是点头称是,大明国初到英宗之前武臣待遇不仅不下于文官,甚至犹在其上。开国之初,文官只有李善长和刘伯温二人得封爵,李善长是整个文官集团之首,运筹帷幄足兵足饷俱是其功,其封公是对整个文治的肯定,而刘伯温建言无数,在民间被神话,也不过只封了个伯。武臣干冒矢石出身入死,卸甲后手无权柄,封爵便是对其功劳的肯定。到大明中期后,武将地位如同走狗,封爵无望,权在文官之下被高为奴仆,到崇祯末期武将的桀骜不驯,甚至凌迫于文臣之上,其实也算是触底反弹。
当然也是与崇祯的举措失宜和整个文官集团的短视浅薄有关,压制越狠,则反弹越厉,加上崇祯的纵容,到崇祯中期之后,武将的地位其实已经在文官之上了。
“要紧的还是做好自己的事。”闵元启对王三益和李国鼎二人道:“现在要想足兵足饷,指望朝廷是指望不上,只能靠咱们自己。再过十来天盐池出盐,若一切顺利,出上几批盐之后我便打算再开挖大池,配百多个坎池,需用人手一千人左右,白天收盐堆垛包装发售,晚间有人从半夜到坎池化晶推盐,每个亩许坎池最少要用五人,多则十人,加上白天所用,差不多一千人也够用了。算来我这里可以出二三百人,剩下的七百八人,如果两位百户有意,可以从二位的百户出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