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土城(4/4)
也不大。
也有推着鸡公车,上面放着行李,或是左右两侧坐着老婆孩子的,多半是去走亲访友。
还有是推着粮包的夫子,也有一些放满了货物,沿着道路到村落叫卖的货郎。
快到午时的时候,太阳高悬,天气逐渐暖和起来,四处是农田,稀疏的密林,还有各有目标的过客,没有什么燥音,人们见到骑驴的武官经过时会避让开,或是主动叉手行礼……毕竟十之七八的路人也是各百户的军户,遇着武官的时候,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
临近千户所城的时候,人群变得密集起来,村落也更多了。这些村落并非是守御所下的百户,而是滋生的余丁聚集成村,加上外来的民户依城而居形成。
形成的原因也很简单,嘉靖到万历年间倭寇横行,云梯关这里也有倭寇从海口入侵,很多民户跑到千户所城这里,也是在寻求庇护,倭乱平定之后,这形成的村落也保留了下来。
所城只有南北两门,城外有一些店铺,多半是酒店和饭铺茶棚之类,供远来的客人打尖歇脚,也有一些脚夫行,替外来客商搬运货物到码头。也有骡马店,提供骡马毛驴和骡夫,这些店在大明各处均有,只是云梯关这里的规模并不大。
五座城象一串散落的珠子,在淮河南岸次第铺开,在临近所城的时候,闵元启就近观看了一座土城。
高三丈多,夯土城墙上长满了荒草,现在全部枯黄了,看起来更添几分萧瑟之感。
这些备倭用的小城方圆不到一里,主要的功用就是驻守兵马防御倭寇,沿着淮河岸边摆开,隔几里就是一个,庇护了身后的诸多集镇村落。
这和北方的军台和火路墩类似,和辽东的诸多堡城相差不多。
现在已经没有兵马驻守了,只有历史留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