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风起云涌(2/3)
出战了。
另一方面,南阳附近的其他黄巾势力们也受到了围剿,不得不开始大批大批地向其他地区转移,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在赵浮屠杀出南阳包围圈之后不久,开始北上与东进,前往投奔其他的黄巾渠帅。其中青州黄巾军势力越发壮大,已经一跃凌驾于宛城黄巾军之上,成为了仅次于冀州的黄巾军势力。随后,有传言皇甫嵩与骑都尉曹操合兵,大破黄巾渠帅波才,波才兵败却并未被杀,而是率领残军前往投奔人公将军张梁。
这个战场空间并非是**的,一旦任务被发布,其他的契约者也很可能接到任务进入这个战场空间。
不过他们的任务是什么,被选定为什么阵营,那就是赵浮屠所无法猜测的了。可毫无疑问的一点是,一股强力的契约者被纳入了大汉阵营,而且还就在当初距离赵浮屠并不远的宛城附近。他们的出现促使了宛城黄巾军的溃势,让南阳黄巾军势力提前数月进入了溃败阶段。
可是,在其他六州黄巾军势力大幅度受到打击的同时,冀州由黄巾军统帅天公将军张角所率领的部队们却越发壮大了起来。
首先,就是天公将军张角于冀州大败卢植,卢植兵败之后让冀州的大汉势力受到了沉重打击,于是朝廷又罢免了卢植,派遣董卓前来统军进攻张角。董卓一来立刻便吃了一场大败仗,要不是刚好被当时途经的刘备、关羽、张飞所救下,恐怕这个战场位面就没有后来的讨伐董卓之战了。
显然,毫无意义的一点就是,在大汉阵营里面被加入了一部分强力的契约者之后,那黄巾军的阵营里面同样也被投入了一部分的契约者。只不过被选入黄巾军阵营里面的契约者们都和赵浮屠一样,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分散各地的黄巾军根本毫无作用,唯有将拳头握紧,将力量集中于一处才有可能发挥功效。
于是,分散于其他地方的契约者都不约而同地朝着冀州地区聚拢,直接放弃了各地的黄巾军势力转而投奔大贤良师张角,借助这位强势剧情任务的力量壮大黄巾军本身。这才出现了张角先破卢植,后破董卓的事件,冀州地区的黄巾军越发势不可挡起来。
至于青州,赵浮屠估计那里也很可能有一部分的契约者。
根据赵浮屠的推断,这些加入黄巾军的契约者实力都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