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招兵买马(3/4)
度比较高的工种一天可能有五分银,具有专门技术的工匠,一天大约有五到七分银。
一两银有十钱,一钱十分。
一个没技术的普通民夫,一天三四分银子,一个月做满三十天,也只有一两到一两二钱左右。
而现在,刘钧招兵,开出的价格是每月二两银。此外还有六斗月粮,更别提还有发衣鞋布料油盐等等,而且还有五两的巨额安家银呢。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手艺匠人能赚到的月薪了,谁不心动。况且只是乡兵而已,又不是朝廷的官军,李家和梅家的声名都很好,大家也不怕被骗。
报名的人很多,有年轻人,也有些中年人,甚至有些头发都白了的老头,也挤着要来报名,其中也不乏一些瘦弱的小家伙。
张山带着几个人站在那里,旁边摆着几个木人。
报名的人要过的第一道挑选,就是身高。
这几个木人是刘钧昨天木匠临时赶制的,做的很粗糙,有个人形。不过这几个木人的作用就是比身高,几个木人都是一样高,每个五尺二寸。明代每尺约三十二厘米,因此五尺二寸就是一米六六左右。
订这个身高标准算不得高,但也不算矮了。明末之时,南方的百姓普遍算不得太高,一六六的身高应当算是相对比较高的。
“看到这几个木人没有,低于木头人的不行。要高于木头人,年纪十八岁到二十八岁者。”
五尺二寸的身高是第一个招募条件,第二个条件是年龄。刘钧招募新兵的年龄要求在十八到二十八岁。太小不合适,太年纪大了也不合适。虽然本来也可以放宽上限到四十岁甚至是四十五岁,但既然是招募新兵,条件又这么好,刘钧不怕招不到人,就干脆尽量招年轻一些的。
仅这两个条件一出,立即就让一大批跃跃欲试的人心灰意冷了。许多人不是年纪不合,就是身高不够。
“我才三十岁,我还年轻呢,比那些鸟毛还没长齐的家伙合适多了。”有几个三十多岁的人不服气的在那里喊着,可惜标准就是标准,丝毫没有通融的可能。
李家派来的那伙家丁这个时候被刘钧派上场了,他们一副丝毫不讲情面的冷脸,把那些反对抗议的家伙全赶到了一边。几个人如门神一样,站在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