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最可行的方案(1/4)
刘明辉下午就接到益隆镇镇长刘华亲自打过来的电话,同意他们提出分期付款的条件,原先的那个副镇长不再主管出售声达电子厂的工作。
第二天宋培明赶巧陪副市长方宏清到四凤桥工地视察工地。张恪接到电话赶过去,借机会跟宋培明单独接触时,提到声达电子厂的事情。
许思作为越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出具授权书给刘明辉,由他负责与益隆镇政府签署购卖声达电子厂的合约。
苏津东没有辜负张恪对他的期望。他在张恪将十五万年薪打入他地账户之时开始。他就对海州这边上马影碟机项目可能实施的经营思路进行深入的思考。他昨天与丁槐抵达海州,对公司的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之后。他就粗略的提出目前可行的两套方案。
※ ※ ※
c-cube公司最利用新一代的解码芯片掠夺巨额暴利,张恪等人年前从香港购买的十套解码芯片每片售价高达1000港币,而九五年的制造成本才只有30港元不到。
说到底,最终的生产方案让声达电子厂更像一家组装工厂,对生产线的投入并不需要太多,甚至对员工的要求也不需要太高,关键在于等一整套技术摸索成熟之后,需要向c-cube、飞利浦这些工头巨头采购核心元件时,就需要动用大量的资金。
张恪目前是没有选择,显然昨天领着苏津生参观四凤桥工地让他错误估计公司的实力,他对苏津东、丁槐说:“我希望你们分三步走,第一步,尽快拿出原型机,第二,拿出质量可靠、功能齐全的样机,第三步,就可以实施第二套方案……”
在宋培明的关心,益隆镇迅速答应张恪分付支付转让款的要求,首次只需要支付二十万,以便益隆镇政府应付穷追不舍的三角债务,张恪想将原声达电子厂的厂长陈强挽留下来,但是在三角债务没有彻底解决之前,他也没有精力参与声达电子厂的工作。
丁槐说道:“仅仅是拿出原型机,不考虑机壳的话,我们几个人十天时间就能帮你组装出一台来,勉强能凑和着看;质量可靠、功能应用要与万燕目前推出的机型相媲美,可能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来开发系统控制软件,当然还要其他方面的配合,比如说开发影碟机的机壳、机箱、面板等,鉴于国内的制造技术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