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收购声达电子(3/4)
极大的人物,似乎这两种人很分辨清楚。要不是张恪已经将九五年这一年十五万的薪水打进他的私人账户,苏津东只怕不会跟丁槐过来凑这个热闹。
张恪在省城的时候,刘明辉便将这事大体谈了下来,声达电子厂规模大约就三十亩左右,九四年工业用地的价格压得很低,有些地方也了吸引投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甚至免费批拨工业用地,益隆镇同意由镇政府接手声达电子厂的三角债务,整个电子厂整体出让,作价一百五十万。
苏津东九四年在万燕的年薪是四万,在合肥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工作,就算为了张恪已经付给他的十五万,到海州来浪费一年的时间又何妨?苏津东离开合肥时就是这么想的,他甚至不想将妻子的工作匆忙调到海州去,但是海州这边这么热情,他也不便拒绝。
可以的话,张恪当然会极力阻止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
这些事商议下来,也不用火急火燎的去办。从万燕电子系统公司跳槽到海州的丁槐等人从年初六将陆续抵达海州,随丁槐第一批到海州的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当时万燕公司地生产部副部长苏津东,苏津东也是搞技术出身,后来调去搞生产管理,张恪给他的待遇是与丁槐看齐地。
张恪见丁槐不想浪费时间到给他们安排的新住处先看一眼,便让刘明辉安排车子直接到益隆镇声达电子厂去,能不能定下声达电子厂,关键要听丁槐、苏津东的意见。张恪陪丁槐、苏津东坐奥迪,刘明辉、蒋薇陪其他两名工程师坐福特,出西城饭店就直奔东南郊、象山往南两公里处的益隆镇。
抵达海州之后的第一面,张恪给苏津东的印象很不错。
张恪个人很满意将厂子选择在益隆镇,益隆镇北片与象山森林保护区相连,也有大片保护林地,海州市境内最大的水系小江流经益隆镇的西南,自然风貌完好,东南片的工业园区与开发区相连,用不了多久,益隆镇也将划入开发区。不过张恪的心中,益隆镇更适合发展人群居住的新城,而事实上,海州市几年后为了片面追救经济增长,竟然将这一片好地规划为重污染的化工园区。
车子绕过象山时,丁槐也禁不住笑着说:“厂子能选在这附近,我倒有百分五十的心动了。”
小锦湖畔的别墅无疑是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