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饮食广场(1/4)
见张恪这么说,吴天宝讪然笑了笑,耸耸肩,也不说什么。
张恪看着周文斌,说道:“由于我家里的关系,有些事情不适合让太多的人知道……”
邵至刚在海州做餐饮很出名。九六、九七年横扫长胜街,最多时这条街有九家酒店都冠名花园,这应该是贯彻他餐饮集中化、做饮食一条街的理念,可惜他九八年加入瓜分国资的盛宴,大肆收购包括市中药厂、农机厂在内的九家国有企业。这些企业虽然长期亏损,但是位于城区的地皮价值惊人,只要将厂址迁出城区,就可以拿旧址进行商业地产的开发。他以名下不到两千万地资本,几乎撬动数亿元的资产,若能让他成功进行商业地产的开发,极可能成为超级富翁。奈何九九年他当时的靠山丁向山案发倒台,平日积怨的人群起而攻之,很快就因为资金链脱节而宣告破产,最终因经济犯罪获徒十年。
“海泰贸易我刚刚退出来,但是锦湖公司我能做70的主……”张恪决定还是向小叔先露个底,免得日后给撞破时全无铺垫。
“后面的厂房与仓库也可以租出去,很人私人厂子找不到地方。我们可以考虑在海州日报上登一下广告。”周复回答道。
张知非站在办公室门探头往里看:“这里请谁设计的?介绍给我。往这里一站,我都觉得我那旮旯地方,跟乡下地方似的,那群鸟蛋,个个都说自己是专业设计师,没看出专业水平体现在哪里。”
张恪仔细研究过邵至刚的事迹,他做餐饮发家,却是名资本运作的高手,短短四年间,最鼎盛时期的花园旗下拥有十九家餐饮,便是邵至刚资本运作手段的体现,之后攀上丁向山的关系,更是敢拿两千万的资本去撬动数亿的国有资产,这其中说明官商勾结转移国有资产的严重性,也说明邵至刚九八时的野心与魄力。
张恪见周文斌一丝不芶的回答着话,笑着问他:“周司机知道我能决定造纸厂的事情?”
张恪见周复欲言又止,神色犹豫,问道:“要把老厂改造成餐饮休闲广场,动用的资金不少,你是担心这个?”
张恪估计邵至刚应该是在九六、九七年他的花园酒店做出规模之后,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才攀上丁向山的关系。不提丁向山地关系,邵至刚是张恪最佩服的商人之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