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这里,我是老大(3/4)
于自己的东西。造纸行业对品牌的意识更是薄弱,当时东南沿海上千家造纸企业,中等规模的新光造纸厂,包括“新光”商标在内的无形资产还值不了多少钱。
此时收购新光造纸厂的商标,一方面代价小,可以避免日后所谓无形资产的纠缠,不需要担什么政治风险;再一个,将新光造纸厂的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剥离出来,就算承包经营期限结束,不实行资产并购,也能对新光造纸厂实现控制。
在新光造纸厂承包经营谈判中,宋培明怎么会不知道投桃报李,给予方便?只要能安置好职工问题,解决区里的后患,甚至将整座新光造纸厂拱手相让,宋培明都不会吝啬。
张恪等签字仪式结束之后,才赶到新海通大厦。
作为谈判条件之一,承包经营后的造纸厂要负责解决前期拖欠的职工工资,安顿好职工的生活。
除了许思、蒋薇之外,新公司又招聘了前台、内勤、行政助理等职员,但相对空旷的办公室,员工还是太少。
公司的注册手续,周三就全部办下来了,与城南区政经营合同的时机也成熟了,除了之前谈妥的条件,张恪要求由新公司以三十万的代价收购新光造纸厂的商标,并约定在承包经营期限内将“新光”商标无偿提供给造纸厂使用。
利用政治上的资源是必须的,如果想走得更长远,就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尽可能让一切都合法化。
宋培明倒是知道整个过程都是由张恪主导的,由于许鸿伯推测过背后的关系,能理解张恪小小年纪其实就在那层还不算十分稳固的关系网里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对他的成熟与老练,还是感觉诧异。既然谢晚晴支持,甚至躲在最后面的省委副书记都纵容这名少年,宋培明完全没什么想不开的,现在想与张恪搞好关系,甚至奢望与徐水平见上一面,那对以后的仁途绝对有极大的好处。撇开这层关系不说,能通过他与唐学谦之间的关系更一层,也是绝对有利的。
虽然没有明确新公司的股权结构,但是当着众人,要让周复知道谁才是新公司的决策人,谁才能决定新光造纸厂的命运。免得周复一直以为谢晚晴才是幕后大老板,而对自己生出轻怠之心。
张恪腆着脸笑说:“习惯了就好,”牵过芷彤的手,在许思的位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