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华工(3/4)
很有些返璞归真的哲学意味在里面。
秦致远很迷惑,明明乘坐的飞机遭遇了空难,自己的意识怎么会穿越时空,而且穿了一百多年,附在了一名1916年的一个也叫秦致远的20岁青年身上。
“是的,船长,如您所愿,马上通知。”大副威尔森来自巴黎,这是个身体强壮的小伙子,他总是精力充沛,神采奕奕。
秦致远不想这样。
在战争期间,中国劳工的工作范围超出了合同预定,他们不仅要顶着德国人的炮火修筑战壕,还要向前线运送物资弹药,并且要在战壕里维修机枪阵地,甚至在一些局部地区,中国劳工直接参与了战斗。
这批劳工最先在英国人的租界山东威海集合,补充了一段时间的营养,又经过了一定强度的体能训练,这才在一个月前登上胜利消息号邮轮前往欧洲。
此时的北洋政府正在犹豫。
自从去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欧洲各主要大国都尽显疲态,陷入了兵员锐减、劳力奇缺的窘境。为此,协约国集团的英法两国将目光投向了遥远而贫穷的中国,他们企图借用这个远东大国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来从事各种战争后勤工作,以便让更多的本国青壮年走上战场,搏取战争的最后胜利。
据统计,在第一次时间大战期间,先后到达欧洲的劳工有大约14万人,他们之中很多人在英国和法国接受了初步的近代技工教育,包括修筑铁路,操作机床,制造坦克,开起重机等等。
无所谓了,反正原来的世界上自己也没有亲人,没什么牵挂,走了就走了吧……很快就会有人补上自己的位置,少了谁地球都一样转。秦致远长叹一声,转目四顾狭小的船舱,打量周围的环境。
“快点,快点,威尔森,告诉船舱里那些中国人,让他们把自己捆到床上,抱紧一切能够活动的物品,如果他们被砸到,我们没有能力治疗他们。告诉他们我们遇到了风暴,可能是六级,也可能是七级,甚至是八级……算了,你快去吧,就算是你说了,他们也不一定能理解。”船长亨利是法国马赛人,虽然年纪还不到40岁,但是从脸上乱蓬蓬的大胡子和满是皱纹的额头看,说是50岁更加合适。
在校期间,秦致远学习很刻苦,在语言和射击两个方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