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清口之战(10/24)
通犀带一,得米五升。这还是绝对
富翁人家才能做的到的。普通人家草根木实、市肆药物、皮囊革带几乎无所不食。战
争带来的饥谨使得人丧十六七。以前扬州富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经过战火
不断的扫荡,江、淮之间东西千里扫地无余,商贾不行,百业凋零。杨行密接手的是
一个完全破产的淮南。
面对这样的困境,杨行密深知必须让淮南百姓稍稍休生养息,否则他的淮南王宝
座是坐不稳的。他本人也是穷苦人家出生,深深了解民间的疾苦;又参加了唐末的军
阀混战,也了解唐朝的种种弊政。唐朝的一个弊政就是战事频繁,而战争所需的军费
又全部加在百姓的头上,这让百姓困苦不堪。杨行密在淮南治政的一大特点就是兵不
滥发。虽然不是不打仗,但较之五代算是粗安。为了和一些割据势力达成较为和睦的
关系,他甚至主动作出妥协。象他就和杭州的钱镠结成了儿女亲家,大大缓解两者的
矛盾;另外他还提出和自己的死敌马殷结为兄弟,当得知部下马賨是马殷的亲兄弟,
主动放他回湖南,向湖南方面作出友好姿态。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但这些较友善的外
交措施,的确为淮南百姓赢得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生存环境。
唐朝另一个大弊政就是政府官员的贪污腐化。这也是每个封建王朝所不能避免的
终极大问题。唐末的贪污腐化是相当严重的,同昌公主出嫁时窗户皆饰以杂宝,井栏
、药臼、槽匮亦都是用金银制成的,普通的箕筐也是金缕装饰的,光皇帝本人的赐钱
就达五百万缗;宰相路岩委事亲吏边咸,至德令陈蟠叟上书说:“请破边咸一家,可
赡军二年。”,一个小吏尚且如此,其他人可想而知。杨行密了解如果要坐稳江山,
就要好好整治吏治。对此,他以身作则,平时赐与将吏,帛不过数尺,钱不过数百,
自己吃穿也都很朴素。如果不是公宴,从不大摆排场。他到泗州视察,防御使台濛盛
饰供帐,他很不高兴。台濛从卧室内好不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