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丈 议定(5/6)
诸葛家族的家学传统就是博览群书、自学成才……所以读书只求大略的诸葛亮对弟子、门人的要求有些高。
看不上普通的俗人,也看不上正统的经学门人,想找的是那种精通权变的同时,还能很有原则且固执的人。
固执与权变,是两种对立的性格。
可实际上一个是本性原则,一个是待人接物的处事风格。
显然,冥冥之中还是有那么点缘分的,诸葛亮怎么看,都觉得姜维很是顺眼。
他对姜维的评价令蒋琬多少有些不甘心,皱着眉头“丞相,就恐言过其实,贻误大事。”
“公琰,如今世间还能有什么事情能称之为大事?”
诸葛亮反问,笑容自若感慨说“敌国风中残烛,挥袖可灭。我所虑者,朝堂内争也。”
内争,这个话题让蒋琬陷入成就的沉默。
肯定会有内争,现在雒阳公卿百官的一切就攥在北府兵的手里,所以在新旧交替之际,还有灭魏战役面前彼此都很有默契,不再搞事情。
若魏国若灭,那再迟钝的官员也会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投降的魏国官吏会有机会进入朝堂,并成为一股新的力量。
可如果把魏国这批罪恶滔天的公卿、权贵尽数围歼,那么就能避免十年内的党争。
田信已经提出了解决办法,现在丞相府要做的事情反而就简单了,第一是延缓宫室重修工作,第二是配合姜维,保证姜维所部能顺利推进,并在今后的战事中,让姜维斩草除根。
为避免朝政党争,也为了警告后世……诸葛亮同意了田信的提议。
蒋琬之后,黄权也来咨询姜维的来意。
姜维是田信预选的妹婿,可以说是田信目前的影子,掌握着关陇地区最大的机动力量,在田氏、北府旧将、天水豪强支持下,姜维完全可以代替田信撑起一片天。
所以陈国郎中令姜维是个十分重要的人,哪怕晋升的速度、渠道有些快的不可思议,可姜维就是根基牢固。
踩在田信刻意拓实的地基上,姜维可以随时作为北府应急的替身……就如汉初高祖皇帝封坛拜将一样,当时选韩信,就有确立军事继承人的意味。
韩信、刘封都是类似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