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八十六章 神州乐土(大结局)(2/4)
之路》,作为大明今后科技发展的指导刚要。
这其中,有飞机、有手机、有电视、有电脑、有洗衣机也有电饭煲等等等等,只要他能想到的,全写进去了。
当然,他也不是万能的,这些东西的原理,他不可能都懂,他只能将自己懂得写出来,不懂的,就描述功能、作用等东西,总之,就是为了指明方向,让人少走弯路。
崇正二十三年,他组织成立大明科学院,柱国公徐光启任名誉院长,纪国公,内阁副总理大臣,工部尚书毕懋康任院长。
大明开始集中各领域的精英,讨论《科技发展之路》中描述的各种新鲜事物,建立项目,指定负责人,开始研究。
朱慈炅相信,做他们最终都能做出来,因为这些都是后世成功的东西,只是这个时间,不知道需要几十年还是几百年。
崇正二十四年,在他的全力推动下,第一代汽车引擎研制完成。
这款引擎以汽油取代蒸汽带动多路活塞,提供动力输出,动力更加强劲;
这款引擎大大减轻了动力装置的重量,同时也大大缩减了动力装置的体积;
这款引擎大大降低了汽车的制造成本和操作难度,使汽车进入千家万户变为可能。
同年,第一款轻便汽车问世,虽然这款汽车载重只有五百斤左右,只能载两到三个人,时速也只有三十公里左右,远远无法和后世的汽车相比。
但是,毕竟实物已经做出来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发展就简单多了。
崇正二十五年,王徵主导完成新型蒸汽轮机的研制,这种蒸汽轮机比蒸汽机动力更大,运转更快,轮船的速度因此倍增,大明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因此倍增。
崇正二十六年,徐孚远主持的有线电话项目研制完成,大明从此进入即时通话时代,各种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这使得大明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再次暴增,远远将世界各国甩在了身后。
崇正二十七年,第一届全球书画大赛在大明京城举行,各国书法家和画家踊跃参加,汉字和水墨山水画再次在世界掀起一股热潮,汉语成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第二语言。
崇正二十八年,年仅十六岁的太子朱和堭继位,改元平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