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营(2/3)
失算了。
这边卢象升统计统计战况,孙元化押着俘虏的贼寇去辽东等暂且按下不表。
话说王自用和高迎祥等人狼狈逃回平阳府后将王嘉胤留在老窝的财富一分,大家才坐下来开始商议怎么对付卢象升的问题,凭他们这点人肯定是干不过卢阎王了,怎么办呢,卢阎王迟早要追到平阳来的,难道他们又逃回陕西去吗?
最后还是高迎祥提议,请义军中的另一个大首领罗汝才来合计合计,看他有什么办法没。
为什么高迎祥会罗汝才呢?前文提到过,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人物基本都出自王嘉胤的手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王嘉胤起事较早,又攻占了一座县城,而且还称王开府,很有一股带领大家掀翻当时朝廷的架势,所以凡是有点想法,又有点能力的义军首领全部都投到了他的麾下。不说别的,要是王嘉胤真的成事了,他们起码也是开国功臣,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现在虽然王嘉胤被杀了,集合在他手下的大军也溃散了,但他们这些人仍旧是义军中最大的几股势力。因为他们中间最差的手下也有一万多号人,而且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油子;其他义军基本上都是几千人,手下也都是些刚放下锄头的农民,那战斗力根本没法跟他们相比。
这其中也有例外,像罗汝才就是个最大的例外,他手下也有一万多人,而且战斗力也不弱,他们中任何一个人放单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当然,高迎祥想请他来并不是看重他手下那一万多号人,他们这帮人的手下再加上王嘉胤手下的五万多人马都败了,现在再加上罗汝才那点人马也一样干不过卢阎王,他看重的是罗汝才的智计。
罗汝才外号“赛曹操”,足智多谋,又颇讲义气,与各路义军的关系都不错,如果说义军中能有人想出对付卢阎王的办法,那这个人非罗汝才莫属。
罗汝才果然讲义气,听说高迎祥找他帮忙,他毫不犹豫的就来了;他的足智多谋也不是吹的,高迎祥才刚把情况和他一说,他立马就有了对策。
其实这个对策很简单,那就是号召所有平阳府的义军联合起来抵御卢阎王。这会儿又有人要骂了,这是屁的足智多谋啊,这么简单的对策谁想不出来。
罗汝才的足智多谋当然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