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2/3)
荣,但却有一股义武奋扬的正气。正所谓: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大明正气书,
汉儿不为奴。
即使到了明末那种内忧外患中,大明依然兵分两路顽强对付清军和李自成,对关外的国土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全辽可复”的愿望。
其实明朝之亡,并非亡于皇帝之手,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个有血性的皇帝,一直没有放弃对清军的抵御;明朝也不是亡于异族,京城是李自成攻破的,清军是吴三桂放进来的,南明的都城是被钱谦益和赵文龙拱手送给清军的,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榔也是吴三桂亲手绞死的。
崇祯皇帝临死之前最后一次召见阁臣说的一句话很有道理:“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明朝正是亡于一帮奸妄小人。有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教训,我们的崇正皇帝朱慈炅自然不会重蹈覆辙,对奸妄小人他从来就是冒出来一个收拾一个,绝不姑息。
现在赵文龙这个小人冒出来了,自然是要好好收拾他,就算他手下有五万大军也照样要收拾,要是没有后金和农民起义军的威胁朱慈炅绝对会立马兴兵前去征讨。但在明末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他也只能按下怒火,徐徐图之了。
其实只要装备了新型燧发枪和手雷,一万京营禁卫军就可以正面战胜赵文龙手下的五万明军,关键问题是不能掀起大战,一旦几万人马打起来,那就不是一两天能结束的了的。
现在的问题就是不能明目张胆的组织大军前往南京,但锦衣卫开始抓捕行动的时候又必须有大军镇住南京留守的五万大军。
这个问题很是让人头疼,朱慈炅考虑了半天,最后想出了一条妙计,那就是亲自前往中都凤阳祭祖。
............
大明中都凤阳府位于南直隶北部,北边与河南宣臣布政使接壤,南边与南京应天府接壤,淮水从中流过全境,是大明风水宝地,龙脉地气之所在,同时也是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和生长的地方。
明朝的历代皇帝都有凤阳祭祖的习俗,朱慈炅自然也不例外。他初登帝位时正值阉党肆虐,无暇前来中都祭祖,待收拾了阉党,陕西的农民起义又爆发了,再加上后金的入寇,他就更没时间来祭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