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钢材(3/4)
语好不亲热,那里有功夫管前面的老头。
不久他们来到偏殿,毕懋康等人早已围在钻床旁边,只等他来下令开始实验了。
秦明月虽然在路上已经听他介绍过了,但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奇特的东西还是被狠狠震撼了一把。
这简直就是个青铜怪兽!
左边是一个巨大的齿轮带着一个小齿轮,下面连着一个圆滚滚的气缸,气缸还连着一个烧开水的铜壶。
右边是两块接近半米宽的巨大铜块,铜块中间有一个凹槽,凹槽里又夹了一根两指粗细的实心铜棒。
左右两边通过两根手臂粗的圆木杆连在一个水平线上,这两根圆木杆又通过两块厚厚的木板固定在一米高的位置。下面还有一个木制的台子,台子上固定着一根齿条,齿条上面还有一个可以摇动的齿轮,齿轮又通过一根圆轴和右边的铜块连接在一起。
朱慈炅仔细看了一下,感觉应该没什么问题了,便下令道:“开始吧。”
徐光启闻言上前打开了新作的蒸汽阀门,噗嗤一身,随着气缸的动作,钻头立刻飞速旋转起来。
宋应星小心的转动着工作台上的齿轮,铜柱慢慢靠近钻头,“呲呲呲呲”一阵轻微的摩擦声想起,钻头慢慢的钻进铜柱。一切都很顺利,不到一盏茶功夫,钻头已经进去三分之一了,但是宋应星明显感觉齿轮有点转不动了。他飞快的倒转齿轮,将铜柱向后摇去,钻头慢慢露出来,原来锋利的两个棱角已经被磨平了,宋应星马上关掉蒸汽开关,熟练的换上一根钻头,又继续钻起来。
花了大概一刻钟时间,换了三根钻头,半米长的铜柱终于被钻穿了。
宋应星打开夹子,用铁钳将铜柱夹到旁边的一桶冷水里,冷却了一下,便迫不及待的放在眼前,观看铜管内壁的情况,看了一会儿,宋应星兴奋的道:“内壁比手工钻的光滑多了,这样的枪管几乎不会炸膛!”
朱慈炅关心的却不是这个问题,他关心的是钻头的问题:这钻头也太不经用了吧,钻个铜棒都要换三根,要是钻铁棒不得换十来根啊!
他问了一下宋应星,原来这钻头是用的是抄钢法抄出来的高碳钢做的,内部杂质太多,碳元素分布不均,淬火以后硬度根本就达不到工具刚的要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