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风雨入临安 第六十三章 渊源(2/5)
将他们护送到了临安,还安排他们在家中住了一段时间。史浩家中有个叫凝月的女儿跟张若梅年纪相仿,两个人产生了一段小小的友情。只是很短暂,后来张宪蒙冤,张家遭难,便失去了联系。
“真没想到,先生居然和张家小姐有如此的一段渊源,哈哈哈,这可太让人意外了。”赵瑗大笑道。
史浩抚须笑道:“可不是么?谁能想到?当年若不是张统制派兵护送我一家到临安,兵荒马乱的,一家老小怕是要死在路上了。这番恩情,我一直铭记在心。张统制蒙难,我每思此事引以为憾。谁能想到今日居然遇到了张家若梅小姐,这简直太让人欢喜了。”
赵瑗还从来没见过史浩这么高兴的,史浩平常稳重沉静,严肃自持。此刻却喜形于色,可见他是发自肺腑的开心。
“这世界太小了,真是没想到。”方子安在旁呵呵笑道。
张若梅连连点头,脸上笑意盎然。
“若梅小姐,你可真是厉害,敢于行刺秦桧。真是让人惊讶的很。本王对张统制一向钦佩之极,当年他蒙冤受屈,本王痛心疾首。好,很好,张统制后继有人,我很是高兴。”赵瑗高兴的连声说道。
张若梅轻声道:“多谢王爷,希望王爷能早日为我爹爹和岳元帅他们沉冤昭雪。若梅自己确实杀不了秦桧这奸贼。”
赵瑗点头道:“你放心,但有本王能执掌权柄之日,必杀秦桧,为张统制和岳元帅他们平反昭雪。”
张若梅点头道:“我记着你这句话,这么多人听着,你到时候可不要抵赖。”
赵瑗指着自己的鼻子道:“我像是要抵赖的人么?”
张若梅道:“世上的事可说不准,我遇到很多人都说钦佩我爹爹的是忠良之臣,是大英雄。可是他们不也只是口头钦佩而已,并没有付诸行动。所以,口头上的话是不能信的。”
赵瑗楞在当场,愕然无语。史浩大笑出声道:“若梅小姐快人快语,毫不矫情,这才是将门虎女之风呢。王爷都被你说的无言以对了。”
方子安忙苦笑着打圆场道:“若梅八岁便入武夷山拜师学艺,十年未曾出山走动,故而对人情世故有些不够圆通,还请王爷和史先生不要见怪。”
赵瑗呵呵笑道:“我怎么会见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