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八 火山和海啸!(2/4)
伴随着这道清晰可见的冲击波,刚才还不断往外冒着浓浓火山灰的马荣火山似乎在瞬间安静了一下,但没几秒钟,众人就看到那座拥有标准圆锥体的火山山法,当时生活在二叠纪晚期的昆虫类生物中,大约有40%的种属就此消失了。很多原先生活在赤道地区的昆虫种属,如蟑螂和蝉,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向北半球较高纬度地区扩散迁移。
而在植物方面,有证据显示在当时所有的森林几乎完全消失了。
在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裸子植物种属中,很多开始就此衰落。在这一时期跨度长达1000万年左右的地层中没有发现煤炭,显示当时缺乏能够形成泥炭类沉积的植物。另外一项可以指示当时在植物界发生的严重情况是所谓的“二叠纪末真菌爆发**”——当时地层中发现真菌孢子化石的数量急剧增加。
对于哪些物种遭遇了灭绝并确定这些**发生的确切时间将能够提供最佳的证据,来判断西伯利亚岩浆大爆发**是如何造成如此显著的影响的。当维格纳尔和他在中国地质大学的同事们对中国境内发现的537种海洋生物化石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发现其中有92%的种类在此期间遭遇了灭绝的命运。而更加关键的是,他们发现整个灭绝过程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中间大约存在18万年左右的间隔期。
在第一个阶段,浅水区域生活的生物遭遇了一场浩劫,如珊瑚,以及生活在浅海海床上的一些微型生物,如蜓以及一类名为“放射虫”的浮游生物。而相比之下,在第二个阶段,灭绝**则主要发生在海洋深处。
在经历第一阶段的灭绝**之后,新物种的演化速度是相当迅速的,而在经历第二阶段的灭绝过程之后,整个生物界的复苏过程就显得缓慢许多。这暗示在这一阶段发 生了从根本上动摇整个生态系统的重大环境变化。从格陵兰和南极地区发掘出来的植物化石也同样支持这一观点,即二叠纪末期大灭绝**本身存在着两次相互分开的阶段。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岩浆喷发过程中释放出的巨量温室气体和其他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等,这些气体都会导致全球气温的升高。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海水中溶解氧气的能力将会下降,而在正常机制下能够将氧气向深海区域输送的洋流强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